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查屹  周襄沅  杜以霞  蔡剑秋  郑海华 《浙江医学》2016,38(21):1742-1745
目的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检测,并对SFCT与受检儿童年龄、眼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检儿童右眼SFCT为(338.28±32.50)滋m,中心凹1mm区域厚度(CSF)为(255.96±18.06)滋m,中心凹中点厚度(CPT)为(214.05±14.71)滋m;左眼SFCT为(338.22±32.22)滋m,CSF为(256.82±17.86)滋m,CPT为(213.70±15.03)滋m;左、右眼SFCT、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男性与女性受检儿童右眼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年龄段受检儿童右眼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SF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检儿童右眼CSF与年龄、CPT均呈正相关(r=0.229、0.765,均P<0.05),而SFCT与年龄、眼轴均呈负相关(r=-0.568、-0.297,均P<0.05)。结论性别对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影响;而随着儿童年龄与眼轴的不断增长,SFCT呈变薄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工具以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伤、坠落伤等原因所造成的脊髓损伤增多,患者大多会出现腹胀.我们采用大黄粉灌肠防治腹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间歇雾化吸入疗法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重症肺炎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施行微量间歇雾化吸入疗法,根据患儿年龄、憋喘程度选择适合的雾化吸入时间和间歇时间。对照组按传统持续雾化吸入法进行操作。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指标、憋喘程度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两组雾化吸入前呼吸、心率、末梢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指标及憋喘程度均无差异(P〉0.05),而雾化吸入后呼吸、心率、末梢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憋喘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量间歇雾化吸入疗法是促进组织有效供氧,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及患儿血气结果,缓解不同程度的憋喘,缩短病程,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探讨舒适化护理联合线上探视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室单纯舒适化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舒适化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线上探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9.26±5.27)分、(41.44±7.48)分,均低于对照组(68.46±6.12)分、(57.42±6.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尤其是ICU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舒适化护理联合线上探视模式运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