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MRI)是疾病诊断、分期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检查影像分析主要依据信号强度及解剖形态学表现,但不同的病理过程存在相似的信号表现,降低了诊断的特异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近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脂肪肉瘤CT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例经手术确诊且CT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10例,女14例。发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岁,中位年龄58.5岁。其中发生于肾周围囊者13例,肾周围囊外11例。单发者22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10cm者23例,<10cm者1例。瘤体内含有脂肪组织密度者20例,其中10例呈均匀脂肪密度改变,9例可见脂肪组织与条片状或块状肌肉样组织混合存在,1例以肌肉样改变为主。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9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含有脂肪组织密度的巨大腹膜后肿块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CT扫描能准确地判断腹膜后肿瘤的大小、范围、术后复发及周围组织受侵程度等。  相似文献   
3.
蜡泪样骨病为一罕见骨质硬化性疾病 ,全身多发者更少见 ,我院首次发现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1岁 ,因右足外伤来急诊 ,既往体健。局部X线检查未见外伤性改变 ,但发现多骨硬化 ,行全身X线检查结果如下 :右肩胛骨、右锁骨、右肱骨、右尺桡骨、右腕掌指骨的大部分骨骼以及双侧髂骨、耻骨、双下肢长管状骨及双足多数骨骼均见程度不等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髓腔变窄 (图 1,图 2 )。颅面骨、肋骨、脊椎骨以及左上肢各骨未见异常。心肺膈及全身软组织未见异常X线征象。病理 :(右锁骨 )增生骨组织。诊断 :全身多发性蜡泪样骨病。讨论 :…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是子宫内膜在肌层的良性侵入,表现为功能活跃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岛侵入肌层,并伴有平滑肌组织的增生、肥大[1].既往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不同,提出它是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病约30%-35%无任何症状,约1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且症状无特异性等因素造成临床上漏、误诊率较高.所以,临床上寻找一种合理的无创性检查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作为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日益受到关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男,61岁,农民。上腹胀痛一年,加重5个月,空腹尤著,痛时伴饥饿及恶心呕吐,进食后减轻。曾在当地医院多次钡餐检查,报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体大弯粘膜下肿物、胃粘膜肥大症”等,服中西药物(药物不详)无效,于1988年7月11日来我院就诊。无返酸嗳气史。近20年来,每日吸烟20支,饮酒半斤。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包块,剑突下压痛明显,肝脾不大,下肢轻度浮肿。血、尿、粪三大常规正常,蛋白总量58g/L,A/G为3.3/2.5。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扩张尚可局部粘膜呈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HRCT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拟诊支扩经常规CT扫描局部肺有不确定异常变化者共34倒。采取薄层HRCT扫描,大矩阵和高分辨率算法。结果 HRCT可很好地显示出囊状、柱状及静脉曲张状扩张支气管,因支气管分布方向不同而具体表现为特征性的双轨征、指套征、树芽征及印戒征。结论 HRCF与常规CF相比对支气管扩张症尤其是轻型支扩的诊断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去分化成分的X线、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去分化软骨肉瘤不仅具有典型软骨肉瘤的表现,而且还具有去分化成分的影像特点。13例中8例显示有骨化,11例有骨膜反应,12例有软组织肿快,10例有钙化,其中8例钙化位于病灶中央部位。结论去分化软骨肉瘤具有典型软骨肉瘤所不具备的去分化成分的影像特点,认识这些特殊的影像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当前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应该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按"三个阶段"进行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多发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诊断(附4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支气管肺囊肿因与支气管相通构成含气囊肿,亦称多囊肺或蜂窝肺,系先天性支气管胚芽发育畸形所致,故称支气管肺囊肿。为了提高诊断水平,认识本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临床及X线表现。现将我院1974年一1995年间40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小者16岁,最大者49岁,平均年龄3O岁。临床表现:4O例均有自幼反复发作性咳嗽吐痰病史。18例呼吸困难,9例末梢紫组。多在11月~2月份寒冷季节发病,因受凉发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及黄脓痰。9例咳鲜红色血丝痰,17例一次咯血20ml以上,11例大咯血50ml以上。…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探讨能谱CT在鉴别椎体急、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同时接受能谱CT、MRI以及DXA检查的患者90名。根据MRI影像表现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椎体分为急性压缩骨折组和慢性压缩骨折组。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分级标准将椎体压缩骨折程度分为3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AP-水、钙-水两种基物质的诊断性能。结果:急、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椎体间HAP-水、钙-水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压缩骨折程度下,HAP-水、钙-水值在急、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 曲线分析,当HAP-水值>992.5、钙-水值>1018时,诊断为急性脆性骨折的敏感度分别为73.17%、95.12%,特异度分别为85.58%、72.12%。HAP-水、钙-水值鉴别急、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分别为0.913、0.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 HAP-水、钙-水图像在定量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髓水肿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