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表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74份膀胱癌标本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EGFR均为阴性;EGFR在浸润性膀胱癌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膀胱癌(P<0.05);EGFR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ECFR阳性病例1、3、5年的生存率低于EGFR阴性者(P<0.01)。结论EGFR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估计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中MVD记数为MVD为(47.9±8.7)。其中Ⅰ级、Ⅱ级和Ⅲ级膀胱癌MVD分别为(36.2±7.5)、(44.4±9.7)和(54.9±7.0);VEGF阳性率72.5%(29/40),Ⅰ级、Ⅱ级和Ⅲ级阳性率分别为43.8%(7/16)、85.7%(12/14)和100%(10/10)。正常膀胱组织MVD(13.4±7.8),VEGF表达为0%。结论MVD值和VEGF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可以作为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兵  罗旭 《贵州医药》2005,29(10):879-882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20例膀胱癌癌旁2cm膀胱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用Y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为0.567±0.251。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存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高于癌旁组织OD值(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Ⅲ级>Ⅱ级>Ⅰ级(P<0.05),OD 值在膀胱癌中随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浸润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1)。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复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原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 值(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及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是否复发无关。但端粒醇活性强度OD值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有关。膀胱癌各病理参数中端粒酶阳性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作为比较可能更能显示其真正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道兵  罗旭 《贵州医药》2004,28(10):873-875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法对 2 4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尿、2 0例术后尿和 10例正常人尿进行定量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 2 4例膀胱癌患者术前自排尿端粒酶阳性率 83 3% (2 0 / 2 4 ) ,端粒酶活性OD值 0 4 4 8± 0 2 32 ;术后 2 0例膀胱癌患者自排尿端粒酶阳性率 10 0 % (2 / 2 0 ) ,端粒酶活性OD值0 2 16± 0 16 3;10例正常健康人的尿沉渣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均阴性 ,端粒酶阳性率为 0 0 % (0 /10 ) ,端粒酶活性OD值 0 0 84± 0 0 5 8;膀胱癌患者术前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术后患者尿及正常人尿的端粒酶阳性率和OD值 (P <0 0 0 1)。结论检测尿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70例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组(A组),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35例。记录术中SBp,DBp,HR,SpO2,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丙泊酚用量,术后VAS。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体动发生率B组大于A组(P<0.05)。B组呼吸抑制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少于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至1997年6月,我科应用输尿管支架导管即双猪尾形导管(简称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18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1-57岁。其中先天性输尿管肾盂交界处(PuJ)狭窄成形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发现输尿管壁炎性水肿、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11例,下段格尿管损伤(输尿管化操作所致)修补术后1例,取石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输尿管扩张术置管2例。1.21管方法术中置管16例,逆行插管2例。术中置管方法:①将双1管及动脉造影用导丝涂上石蜡油,先将导丝由双1管侧孔置人,伸直一端,按…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4年10月7日收治1例以双侧睾丸肿痛为主的肺吸虫病人.经用吡喹酮治愈.报道如下.患者,男,56岁.贵州遵义县人.因右侧睾丸肿痛1月入院.1月前,病人感右侧阴囊肿痛并逐渐加重,局部灼痒.既往体健.病前有半生食溪蟹史.病后无发热、咳嗽、盗汗、原瞩、尿急、尿痛、腰痛及向眼血尿等症状.经盆腔B超、AFP,血常规检查无异常.展诊右侧睾丸非特异性炎症,用庆大霉素.SMZco治疗1周.病多去经历入院.宝怵:T36·6℃.皮肤无包块.右侧同繁稍饱满、皮*做红.附军体、尾坏力肿大,尾*田病.右侧来九比左侧们大.左侧率九、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6%羟乙基淀粉对老年患者腰麻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1~2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输注前(T0),麻醉后15min(T1)、30min(T2)及60min(T3)时SBP、DBP及HR的变化。记录APTT,TT,PT及CVP的变化,术毕及术毕12小时的肾功、电解质。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T1,T2及T3时SBP,DBP及HR均下降明显(P<0.01),而观察组仅T2时下降明显(P<0.01)。组间比较T1,T2及T3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APTT、TT、PT与输注前比较略延长,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术毕及术毕12小时的肾功,电解质化验值与输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6%羟乙基淀粉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腰麻的低血压,提高了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92年8月起用德国WOLF型输尿管硬镜窥视下超声碎石治疗男性尿道结石共29例,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