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概括了解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TI)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印迹技术调查了中国6个群体ITI遗传多态性。结果在吉林汉族、内蒙古蒙古族、大理白族和西藏藏族均观察到3个常见等位基因,ITI*1、ITI*2和ITI*3;广西壮族和广东汉族只检测出ITI*1和ITI*2两个等位基因,这些群体ITI*1基因频率介于0.5500~0.7525,ITI*2基因频率介于0.2475~0.4322,ITI*3基因频率介于0.0034~0.0729。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异与中国群体ITI基因频率差异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结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试验组给予保妇康栓结合冷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纯化的p30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率为93.95%,抗体阳性率为21.01%。经克隆化,获得两株分泌抗-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_8与G_1。染色体计数:E_8为98.7±6.54;G_1为97.7±7.77。PAGE于γ区出现浓染的蛋白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抑制试验证实该两株细胞分泌的抗体具有较好的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均属IgG_2。都不能使人精子凝集和制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成都汉放肆本和大理白族群体D3S154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中国汉族和大理白族D3S1545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集了148名无血缘的中国成都汉族个体和96名无血缘关系的大理白族个体的EDTA抗凝血helex法提取DNA。PCR扩增样本DNA,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开。结果显示:在中国成都汉群体中,D3S1545共发现9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D3S1546*8;0.065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短串联重复序列FABP2和F13A1的遗传多态性,获得FABP2和F13A1两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型方法分别调查FABP2和F13A1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FABP2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存在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513,0.096,0.330,0.052,0.009。杂合性为60.87%,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F13A1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存在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128,0.053,0.288,0.527,0.004。杂合性66.37%,基因型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样本数据不能代表总体数据。结论FABP2基因座的检测分型可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与个人识别,F13A1基因座则不宜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与个人识别。  相似文献   
7.
成都汉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获得15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在成都汉族群体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2 10份EDTA抗凝血样采自成都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复合扩增,自动基因分析仪电泳收集电泳结果数据,基因扫描分析软件计算扩增产物片段相对大小,基因分型软件进行样本基因型分型。结果 全部样本的每个STR基因座都获得了清晰的基因型分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介于0 .5 2 9~0 .881之间。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机率为0 .999998和7.3×10 - 1 7。结论 经一次扩增电泳可获得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型结果并明确样本性别。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机率较高,适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人群D20S16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STR)复合扩增技术监测骨髓移植存活的价值,为观测骨髓移植疗效提供可靠方法。方法用荧光标记引物对D12S391、D18S865、D20S161这3个STR位点进行PCR复合扩增,用ABI31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后产物进行分离和分型,并对56例移植后病人做移植物存活鉴定检测。结果有52例移植后病人的3个STR位点的分型完全表现供者源性,与受者移植前不同;4例表现为供/受体干细胞混合嵌合状态。结论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体系特异性强,成本低,个体识别力高,检测灵敏、快速、简便,结合临床判断可作为骨髓移植效果评定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