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综合征,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1]。恶性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成人继发性HLH发病最常见的原因(约占45%)[2], 淋巴瘤相关的HLH已有大量研究[3], 但髓系肿瘤相关的HLH报道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例髓系肿瘤合并HLH临床特征、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情况以及疾病转归,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科门诊收治感染性伤口患者200例,分为两组:理疗组123例男98例,女25例,年龄7~60岁,病程2~5天;药物组7.7例,男50例,女27例,年龄10~72岁,病程3~10天,患者就诊前未用过其它方法治疗。1治疗方法理疗组采用成都产TDP-7型治疗机,照射患者相应部位,光斑直径10cm,距离20~30cm,以患者产生温热感为最佳,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7次为一疗程,儿童照射时酌情缩短时间,照射面部时最好戴眼罩,同时每日口服抗生素,药物组除口服抗生素外隔日换药1次,不予TDP照射。2疗效标准与结果疗效标准:治愈,治疗5日后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4例接受PEG-IFN-α2b治疗的MPN患者, 其中男9例, 女25例, 年龄[M(Q1, Q3)]为57(19, 78)岁。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进行随访。截至2023年1月30日, 随访时间[M(Q1, Q3)]为24(16, 33)个月。分析治疗后12、24个月的疗效、安全性及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随访期间脱落4例, 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为30例, 治疗12、24个月血液学完全缓解率(CHR)分别为57.1%(16/28)、75.0%(18/24), 分子学完全缓解率(CMR)+分子学部分缓解率(PMR)分别为27.3%(6/22)、55.0%(11/20), 骨髓组织病理总反应率(ORR)分别为34.6%(9/26)、47.6%(10/21)。治疗12、24个月时CD8+HLA-DR+T细胞、效应T细胞亚群、CD56bright自然杀伤(NK)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均较治疗前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3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23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MPN患者, 其中男111例, 女112例, 年龄[M(Q1, Q3)]为57(21, 66)岁。根据随访时有无血栓栓塞分为血栓组(n=102)和无血栓组(n=121)。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细胞遗传学等疾病进展及生存情况。截至2023年3月31日, 随访时间[M(Q1, Q3)]为6(3, 10)年。应用Cox风险模型对JAK2V617F阳性MPN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JAK2V617F阳性MPN患者中,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4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1例,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28例。血栓组患者ASXL1、BCORL1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9.6%(20/102)、6.9%(7/102), 均高于无血栓组的9.1%(11/121)、0.8%(1/121)(均P<0.05)。血栓组患者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