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伴有胸水者称为肝性胸水。1937年christian曾首次报告,1958年Merro正式提出肝性胸水这一名词。近年来,国内外偶有报道。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89年1月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患者328例,其中伴有胸水者37例(11.3%)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340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而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取胃粘膜活组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幽门弯曲菌的检查。病理功片W—S银染色CP阳性率最高(73.9%),直接涂片、尿素酶试验及染色次之,分离培养阳性率较低。CP的检出率在消化性溃疡为96.2%,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5.1%,胃癌63%,CP总检出率为83.2%。研究结果表明,胃粘膜中CP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有密切关系,该菌可能是上述疾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近年来由于纤维胃镜检查作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明显提高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阳性率,纤维胃镜检查在老年人中也日渐广泛应用。我院自1977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40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而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取胃粘膜活组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幽门弯曲菌的检查。病理切片 W—S 银染色 CP 阳性率最高(73.9%),直接涂片、尿素酶试验及染色次之,分离培养阳性率较低。CP 的检出率在消化性溃疡为96.2%,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5.1%,胃癌63%,CP 总检出率为83.2%。研究结果表明,胃粘膜中 CP 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有密切关系,该菌可能是上述疾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16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紧急内窥镜检查结果,急性粘膜病变占42.2%,居出血原因首位,消化性溃疡占29.2%,居第二位。出血源诊断阳性率为91.3%。出血部位以胃部居多(占41%)。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检查,活动出血占47.1%,诊断正确率高。实践证明,紧急内窥镜检查能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阳性率,及时而准确的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初步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性脊髓病——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晚期罕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949年Leigh和Card两氏首先报告本病,1960年Zieve结合尸检对本病的神经病理做过较详细的描述,并证明本病为脊髓椎体束脱髓鞘病变。国内自1976年以来陆续有近10篇病例报告,共约报告15例。国外截止1982年大约报告本病40例。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笔者收集的国内11例病报告和有关文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伴有胸水者称为肝性胸水。1937年 christian 曾首次报告,1958年 Mcrro 正式提出肝性胸水这一名词。近年来,国内外偶有报道。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89年1月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腹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甲状腺代谢的重要器官,尤其是甲状腺素(T_4)转化形成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的主要部位。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有报导,对其临床意义也逐渐增加了认识。本文总结6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T_3、T_4测定的结果,并探讨其变化与肝功能及肝病预后的关系。研究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患者共64例,男性54例,女性10例,男:女=5.4:1。年龄26—77岁,平均48岁,均为临床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7例(HBsAg阳性31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心源性肝硬化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对比546例老年期与2000例老年前期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表明:老年期萎缩性胃炎、食道癌、胃癌的检出率高于老年前期,而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低于老年前期,各年龄组有递增及递减趋向。食道癌与胃癌在55~59岁检出率突然升高,老年期食道癌是老年前期2.84倍,胃癌是1.7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