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18例下颌角骨折病例,采用口内入路行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1年。结果经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的骨折愈合及咬合关系恢复均较好。结论口内入路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治疗效果好,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上颌窦内黏膜囊肿的变化和囊肿区种植体周围的成骨情况,探讨上颌窦黏膜囊肿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影响。 方法选取12例上颌后牙缺失骨量不足并患有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患者,在不摘除窦腔内黏膜囊肿的情况下,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14枚。术前测量上颌窦底高度,术后当日测量种植体穿入窦底长度,术后1年测量穿入窦腔内的种植体周围成骨高度,观察黏膜囊肿对种植体周围成骨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前-术后6个月黏膜囊肿投影面积变化,评估手术创伤与黏膜囊肿的相互的影响。 结果通过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的种植体在含有上颌窦黏膜囊肿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体周围成骨良好,术后6个月时全部14枚种植体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前上颌窦底高度为(5.5 ± 1.4)mm,术中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长度为(2.9 ± 1.3)mm,上颌窦底厚度平均增加了(1.8 ± 1.0)mm。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黏膜囊肿投影面积,术前(201.2 ± 184.0)mm2,术后当日(133.6 ± 187.6)mm2,术后6个月(134.5 ± 107.1)mm2。术前-术后6个月的成对差分均值及标准差[(66.6 ± 142.8)mm2]明显增大,说明术后6个月时黏膜囊肿的体积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术前-术后当日的黏膜囊肿投影面积相比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85,P= 0.021),术前-术后6个月的黏膜囊肿投影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17,P= 0.134)。手术短期内会对上颌窦内黏膜囊肿造成一定的创伤,但未对上颌窦黏膜囊肿产生激惹、恶化等不良影响。 结论上颌窦内黏膜囊肿的存在不影响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实施与种植体周围成骨。  相似文献   
3.
微弧氧化钛基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早期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纯钛种植体材料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改性后的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探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中的价值。方法:在纯钛种植体材料表面用微弧氧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薄膜,将MAO改性钛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Ⅰ,将纯钛表面阳极氧化改性处理的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Ⅱ.并设立对照组Ⅰ(纯钛种植体材料)和对照组Ⅱ(即细胞直接生长在培养板上),分别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等检测,比较成骨细胞的黏附水平,对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AO改性后生成粗糙、多孔的陶瓷薄膜层,与处理前电解液成分相比,钙磷比无显著改变。MAO改性钛组黏附的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对照组Ⅰ、Ⅱ的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阳极氧化表面改性材料相比,该钛基微弧氧化薄膜层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附着,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共筛选出27位患者,分别在骨量不足的上颌后区通过牙槽嵴顶入路采用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的方法植入33颗短种植体。观察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短种植体周围成骨情况以及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变化。对测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均数、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窦底牙槽骨平均高度为术前(5.56±1.70)mm,术后即刻增加至(7.76±1.54)mm,术后6个月为(6.94±1.44)mm,术后一年为(6.83+1.53)mm。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时间点测量值两两比较,观察各个时期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术前与术后即刻相比牙槽嵴的高度增加了(2.19±1.34)mm;术后6个月与术后即刻相比牙槽嵴高度减少(0.82±1.26)mm;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牙槽嵴厚度减少了(0.11±1.17)mm;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增加了(1.31±1.74)mm。上颌窦底牙槽嵴的高度除了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无显著变化之外,其余各时间点的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是针对上颌后牙区缺牙伴骨量不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Currently, pure titanium (Ti) and Ti alloy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dental and orthopedic implant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y, but they are not bio-active materials and need to be improved by surface treatment[1, 2]. The osseo-integration of titanium implant depends highly on its surface modi-fication.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s a promising method of forming ceramic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valuable metals and their alloys such as Ti, Ti-6Al-4V,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