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奥林巴斯BX41系统显微镜使用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X - 4 1系统显微镜使用UIS(万能无限远 )光学系统、只能与适用于MX2系列的UIS目镜、物镜和聚光镜一起使用 ,如果使用不适当的附件就不能获得最优性能。此显微镜优点是清晰度高、可选择任意图像拍照。显微镜使用良好与否 ,与日常维护有着极大关系。如果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到位 ,就会导致显微镜不能处于最佳状态。第一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 ,操作时要小心 ,避免突然和剧烈的震动。必须安装在坚固、平坦桌面或工作台上、不要在有阳光直射、高温、潮湿、多尘的地方使用显微镜。移动显微镜时。要用双手小心地握住镜臂和镜基后面的把手。电压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临床多种细菌中的Ⅰ型整合酶编码基因int1和ISCR1的分布情况,探究其与细菌多药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2012年河北省某医院临床菌株,应用VITEK(R)2 COMPACT金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利用PCR方法进行int1基因和ISCR1筛查;两种可移动元件的携带情况和菌株的多药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计算.结果 共收集临床菌株372株,包括325株革兰氏阴性菌和47株革兰氏阳性菌;int1基因和ISCR1在22种(属)175株和18种(属)90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检出,同时在17种(属)7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检出,革兰氏阳性细菌int1基因和ISCR1检测均为阴性;通过对数据分层对比,统计分析发现,在int1基因不存在时,ISCR1的存在与否与菌株是否为多药耐药的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存在亦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int1基因存在时,ISCR1的存在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ISCR1不存在时,int1基因的存在与否与菌株是否多药耐药的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存在亦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ISCR1存在的情况下,上述两种关系不明显.结论 基因捕获元件int1基因及ISCR1在革兰氏阴性临床菌株中分布广泛,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泛耐药明显相关,特别是ISCR1;应加强可移动元件int1基因或ISCR1流行状况的监测,为其在耐药基因捕获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和控制多药耐药细菌在临床散播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不同人群中,突变型54T FABP2与血脂障碍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相关。 目的: 调查中老年人群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分析突变型54T FABP2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设计:病例-对照分析。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检验科。 对象:选择2003-10/2005-04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469名,男217名,平均年龄(56±10)岁;女252名,平均年龄(55±13)岁。除外肝、肾功能异常者,相互间无血缘关系;患者均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空腹12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AU 64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②采集空腹静脉血1mL,枸橼酸钠抗凝,分离白细胞,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基因型分布频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血脂水平。②FABP2 54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 结果:①频率分布:男性54A/T FABP2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0.48,A/T 0.42,T/T0.10;女性为A/A0.44,A/T0.46,T/T 0.10。男性和女性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0.33。男女间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血脂:男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女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与性别无关;54T FABP2基因携带者有高血脂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解主要病原菌在各种标本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某医院2011年度临床送检标本中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将2011年度某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包括痰、分泌物、尿、血、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等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5.
奥林巴斯BX41系统显微镜使用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X-41系统显微镜使用UIS(万能无限远)光学系统、只能与适用于MX2系列的UIS目镜、物镜和聚光镜一起使用,如果使用不适当的附件就不能获得最优性能.此显微镜优点是清晰度高、可选择任意图像拍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不同种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年龄组人群IFABP基因exon Ⅱ54位编码丙氨酸(A)/苏氨酸(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探讨IFABP基因54位点突变诱因。方法:调查于2003—10/2005—03完成。①市区蒙古族人100名来源于张家口市。②牧区蒙古族人208名来自内蒙古集宁市中旗牧区,习惯于高脂饮食。③市区汉族人群192名来自张家口市区;按年龄分为3组:14—30岁组60名,35—55岁组64名,60-85岁组68例。④对照组:汉族人群136名,张家口驻军干部。各组人群均体检正常,相互间无血缘关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HhaⅠ内切酶酶切,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IFABP基因型。结果:636名受试者的资料全部进入结果分析。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牧区蒙古族人群0.51,市区蒙古族人群0.33;汉族各年龄组人群中,14—30岁组0.22,35—55岁组0.28,60-85岁组0.49;对照组为0.31。与对照组相比。牧区蒙古族人群和60-85岁汉族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x^2=13.52,P〈0.01;x^2=5.99,P〈0.05);市区蒙古族组,14~30岁汉族组,35-55岁汉族组54T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0.12,1.75,0.16,P〉0.05)。结论:IFABP基因54位点突变频率分布与种族无关,而可能与年龄、高脂饮食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基因54A/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36例,正常对照组112例.利用PCR、HhaI内切酶酶切、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各组IFABP基因型;血清脂质指标的检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54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3,P>0.05).在T2DM组,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TG明显升高(1.52±0.67 vs 1.29±0.48 mmol/L,P<0.05),HDL-C、Apo-A1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0.20 vs 1.17±0.30 mmol/L,P>0.05;1.56±0.13 vs 1.60±0.15 g/L,P>0.05).结论 IFABP基因A54T突变可能是促进T2DM患者心血管病变进程的一个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不同人群中,突变型54TFABP2与血脂障碍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相关。 目的:调查中老年人群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分析突变型54TFABP2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设计:病例一对照分析。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检验科。 对象:选择2003—10/2005-04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469名,男217名,平均年龄(56±10)岁;女252名,平均年龄(55±13)岁。除外肝、肾功能异常者,相互间无血缘关系;患者均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空腹12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AU64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②采集空腹静脉血1mL,枸橼酸钠抗凝,分离白细胞,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基因型分布频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血脂水平。②FABP254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 结果:①频率分布:男性54A/TFABP2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0.48,A/T0.42,T/T0.10:女性为A/A0.44,A/T0.46,T/T0.10。男性和女性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0.33。男女间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脂:男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女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与性别无关;54TFABP2基因携带者有高血脂特征。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不同人群中,突变型54T FABP2与血脂障碍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相关.目的: 调查中老年人群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分析突变型54T FABP2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检验科.对象:选择2003-10/2005-04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469名,男217名,平均年龄(56±10)岁;女252名,平均年龄(55±13)岁.除外肝、肾功能异常者,相互间无血缘关系;患者均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空腹12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AU 64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②采集空腹静脉血1mL,枸橼酸钠抗凝,分离白细胞,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主要观察指标:①血脂水平.②FABP2 54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①频率分布:男性54A/T FABP2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0.48,A/T 0.42,T/T0.10;女性为A/A0.44,A/T0.46,T/T 0.10.男性和女性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0.33.男女间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血脂:男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女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与性别无关;54T FABP2基因携带者有高血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