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1998年4月7日沅陵县苦藤铺乡兰溪口村因一头耕牛不明原因死亡,参与屠宰的6名村民4月9日至4月16日相继在左手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水泡,皮肤溃烂,其中1例因病情严重到县医院就诊。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皮肤型炭疽流行。1流行特征1.1时间分布1998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JCI标准下如何提高PICU患儿"危急值"的准确性、"危急值"报告的正确性和医生处理"危急值"的及时性。方法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PICU标准化的"危急值"处理操作程序;有效的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通过采用一系列JCI认证下标准化的危急值处理操作程序,本院"危急值"制度执行率达到100%。结论危急值是否准确,处理是否及时,医、护、技、勤人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危急值"管理可减少和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间接提高床位使用率和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等,既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噪音水平。方法使用深达威分贝仪对病房进行实地噪音测量记录嘈杂时间和相对安静时间的噪音强度。结果 PICU声音分贝数平均值(66.96±8.56)dB,最大声音分贝数为96.4 dB,最小声音分贝数为51.2 dB。日间声音分贝数平均值为(69.93±8.49)dB,晚间为(65.80±8.51)dB,夜间为(62.05±6.96)dB。结论噪音的存在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积极地改善危重患儿的医疗环境、规范PICU工作人员的行为,让患儿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听觉疲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昏迷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一般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及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昏迷组及对照组患儿(其中56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昏迷患儿不同时期及不同昏迷程度时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昏迷组收缩期峰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昏迷患儿在治疗前Vp、Vm、PI、RI均高于治疗后;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甘露醇使用前Vp、Vm、PI、RI均高于其使用后;Glasgow评分分值低者Vp、舒张期流速(Vd)、Vm偏低,而RI、PI偏高。结论昏迷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异于正常,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参数可随颅内压而变;因此TCD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7.
报告了重症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要点:①保持气管导管的固定、通畅;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预防医院感染;④营养技持;⑤保护静脉;⑥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临床状态,必须分秒必争,抢救及时.因此,熟练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技术,早期发现、快速准确的判断,急救小组的分工协作,及时采取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室对28例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患儿采取了规范的急救措施,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0例儿童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护理、建立人工气道联合一氧化氮辅助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超声引导下的静脉通路建立、液体的管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的护理等,其中在人工气道的管理中以采用俯卧位通气,把握好吸痰时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选择合适的负压尤为重要。认为通过以上规范、同质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儿早日撤离呼吸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PICU危重患儿静脉治疗并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以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预防和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方法】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推荐的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对120例实施静脉治疗发生静脉炎的危重患儿,分别从原发病及其病情轻重、静脉输液的器具、静脉药物输入的途径与部位、静脉药物的性质等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采用不同材质的穿刺器材差异有显著性(P〈O.01)。国产与进口的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高浓度、高渗透压和强刺激性的药物产生静脉炎占总发生数的70%;用药时间在(38.23±34.12)h,人血白蛋白值在(36.25±6.47)g/L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在2.6±1.38秒时,皮肤出现花纹和水肿等病情时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增加。【结论】引起儿科危重症静脉炎与选用的穿刺留置器材、给药方式和药物的药理性质、血液循环、病情和营养情况有关。注意穿刺器材选择、置管技术等可变、可控的因素,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