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改变。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6例,47条腿,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有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肢静脉管腔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宽,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脉冲多普勒显示返流频谱返流时间大于0.5s。结论 该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包块的声像图特征 ,以提高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 1 70例乳腺包块的声像图特征 ,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 ,与病理学组织类型比较提高诊断要点。结果  1 70例经病理证实 ,良性肿块 98例 ,占 57.6 % ;恶性肿块 72例 ,占 4 2 .4 %。大多数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 ,侧缘回声减弱 ;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不均 ,肿块前周边有不规则强回声 (恶性晕 )。结论 超声显像对乳腺包块无创伤 ,简便易行 ,无痛苦 ,是早期发现乳腺包块的重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壶腹周围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经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的壶腹周围癌,对其声像图特征、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6例与手术证实对照,超声定位正确率80%。其中壶腹部癌16例,胆总管末端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结论根据壶腹周围癌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特征性改变,超声在本病中具有较高的定位解剖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左上腹轻微不适一月,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脾脏于左肋缘下触及2cm,质中无叩击痛。行B超检查:脾脏轻度肿大,最大长径13.5cm,厚度4.4cm,包膜光整,形态无明显改变。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强回声区,边缘清晰、锐利呈浮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用B超对双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将两组对象的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管腔狭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象,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术后发热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外伤性脾破裂逐年增加。再加上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肿瘤、脾囊肿、某些血液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所以全脾切除术是普外科的常用手术方式。脾切除术后,发热病例不在少数,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常常因为疗效不佳而困扰外科医生。为此,我们回顾性整理了1995年3月至2006年2月109例脾切除术后发热病人的资料,将有关问题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同期实行全脾切除术339例,术后3天至痊愈出院期间体温超过38℃者计为发热(术后3天内及体温低于38℃者皆不计入),发热病例共109例,占32.15%;其中男性74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性肝损伤逐年增加,更为甚者,伤及肝门区,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为此我们回顾性整理了1994年3月~2006年7月28例肝门区损伤病人的资料,将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超声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26例经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的壶腹周围癌,对其声像图特征、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超声定位正确率80%。其中壶腹部癌15例,胆总管末端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超声在本病中具有较高的定位解剖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对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6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男30例,女6例;年龄33~75岁,平均48岁;病史1~38年,平均13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小腿远端、内侧或内踝  相似文献   
10.
裴林  李杰坤 《河北中医》2005,27(12):886-886
李佃贵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李教授临床以中医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明显疗效。现将其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