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从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和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概况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展开重点剖析,发现目前在管理规范、信息安全、操作便捷性等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性对策与建议,为优化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发展势如破竹,形成医疗云服务数字化生态环境新局面。然而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却给信息素养水平偏低和手机移动端信息化智能应用操作困难的老年人带来诸多问题与挑战,形成与智慧医疗之间的“数字鸿沟”。该文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根据老年人智慧就医的痛点和难点,通过用户画像将老年人分类,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线上+线下适老化改造,构建形成了和谐人文关怀型的老年人互联网+就医服务生态。该改造项目贴合老年人生理、心理及就医习惯,关乎社会民生,推广可及性强,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5.
唐正  李景宇  王睆琳  杜春霖  谭明英 《重庆医学》2021,50(22):3919-3922
目的 探索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电子病情证明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敏捷型软件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含: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开发上线)构建门诊电子病情证明系统,并具体用于门诊管理.结果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运行已趋于稳定,经半年的运行,共发出15624份电子病情证明书,通过率和错误率指标分别达99.9%和低于0.1%的预期目标.结论 电子病情证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给患者、医生、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能解决、规避以往纸质病情证明书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风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罕见病诊后存在医疗服务路径不成熟、健康监管不健全和诊后健康数据流不连续等问题.如何恰当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找到推进罕见病诊后服务的方法,是现在的重点.通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罕见病患者诊治的实际情况及已有文献,该文发现充分借助智慧医疗管理技术,建立智慧化连续性健康管理体系,运用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疾病感知与应对状况,为推进认知功能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6名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归纳为4个主题:感知自身认知功能改变、认知功能下降是正常老化表现、家庭支持度低、认知干预意愿低。结论:我国部分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缺乏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正确认知,应对方式消极、缺乏支持,应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支持作用,促进正确疾病认知的构建与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