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癌中之王”的胰腺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易发生转移以及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的常见消化道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据Jemal等B0近几年统计分析,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5%,所以寻找治疗胰腺癌的突破点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很多人提出胰腺导管细胞中存在胰腺干细胞,胰腺干细胞参与胰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癌中之王"的胰腺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易发生转移以及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的常见消化道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胰管内注射乌司他丁对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乌司他丁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8只.在麻醉状态下行ERCP检查,内镜通过幽门,在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后,A、B两组导丝插入胆管,并向胆管内注入三代显10.0 mL胆管显影后,将导丝选择性插入胰管,A组注入向胰管内缓慢注入乌司他丁10万单位(2.0 mL)(溶于0.9%氯化钠8.0 mL)、B组向胰管内缓慢注入0.9%氯化钠10.0 mL.5 min后,A、B两组均在1 min内注入三代显10.0 mL,使胰管显影;C组将导丝插入胆管,并向胆管内注入三代显10.0 mL,胰管不插管.3组实验犬术后定时采静脉血,生化仪测量血淀粉酶含量,ELISA方法测定3组各时段IL-6、IL-8及胰蛋白酶原激活肽的含量.于ERCP术后第6天处死所有动物,取胰腺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比较各组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判断ERCP术后胰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1)E R C P术后2 h A组血清淀粉酶、I L-6、I L-8及T A P值分别为3 9 1.0 U/L±67.2 U/L,51.91 ng/L±4.87 ng/L,4.070μg/L±0.089μg/L,3.234 nmol/L±0.185 nmol/L,B组分别为1 077.0 U/L±246.1 U/L,78.11 ng/L±11.25 ng/L,4.520μg/L±0.195μg/L,4.001 nmol/L±0.237 nmol/L,IL-6及IL-8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TAP及血清淀粉酶在24 h达峰值,后逐渐降低,与C组相比均有升高,B组各值均高于A组;(2)胰腺病理学检测结果:A组损害较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胰管内注射乌司他丁可以使ERCP术后胰腺损伤的发病情况减轻.  相似文献   
4.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作为胆管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其术后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其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成为关注重点。作者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PEP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并对乌司他丁(UTI)这一胰酶抑制剂的应用对PEP的预防效果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李易晨 《黑龙江医学》2021,45(3):283-285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急性肠黏膜损伤及谷胱甘肽(GSH)和谷氨酰胺(G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经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肠黏膜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益生菌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GSH和GI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周、2周及3周后,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及3周后,观察组GSH、G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急性肠黏膜损伤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丙氨酰GIn治疗可显著提高其GSH、GIn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完整,减少器官损伤,促进其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细胞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1],促进造影剂的弥散,并可调节炎症细胞膜的流动性,减轻组织损害[2].本研究将泊洛沙姆188加入二代显中,并通过ERCP造影,观察胰管和胰腺实质的显影情况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ERCP中选择造影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我院24例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及肠瘘治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为(16.5±3.8)min,无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2例营养管堵塞,1例造瘘管周围感染,平均导管留置时间(83.7±46.2)d。18例患者肠瘘愈合,治愈率为75%(18/24),5例肠瘘未愈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住院时间短,空肠营养管越过肠瘘给予肠内营养等优点,可用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免疫增强型(IE)与免疫微生态(IM)肠内营养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符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SAP患者病例资料,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IE组(43例)和IM组(43例),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IE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IM组给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方案。治疗前、治疗7 d后取粪便标本检测并比较2组肠道菌群变化;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 CT评分,比较2组预后;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7 d后双歧杆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IM组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均<0.05)。治疗7 d后IM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高于IE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低于IE组(P均<0.05)。2组均无死亡病例,2组治疗7 d后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住院时间短于IE组,住院费用低于IE组(P均<0.05)。IM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IE组(16.28%vs 2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