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摘要】目的:探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身体体质指数(BMI)<24kg/m2的患者行头颈部双低剂量(管电压100kVp,对比剂浓度270mg I/mL)CTA检查时,既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又能降低辐射剂量的管电流范围。方法:将BMI<24kg/m2,行头颈部双低剂量CTA检查的6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管电流200mA,43例;B组:管电流250mA,10例;C组:管电流310mA,8例。测量、计算三组患者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左右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信号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的CT诊断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B、C三组患者年龄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层面CT值、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TDIvol、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BMI<24kg/m2的患者使用头颈部双低CTA检查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降低的管电流范围是200~250m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腔隙性脑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降压降脂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浆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红细胞聚合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沉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异常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边远山区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贫困地区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镇安县10所小学,对其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及格率8.6%,其中,营养素功能与膳食来源知识及格率最低,为0.3%,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相对较高,分剐为58.5%和41.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寄宿,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是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96.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超过90.0%的学生会积极参加知识讲座.学生主要通过老师和父母获得相关知识.结论 学生知识不足,获取知识途径单一,但是学习态度积极,亟待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生命体中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代谢方式,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自噬形式的细胞死亡不同于凋亡,凋亡通常被称为第一类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自噬则常常被称为第二类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随着近年来有关于结肠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已经有非常多的凭证显示结肠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在基因水平上与自噬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其中的一些自噬基因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占据着重要的决定性位置,它们存在于自噬发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亦或是大部分环节,从而改变着结肠癌耐药性的进展与发生。所以下面将随结肠癌耐药性与自噬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7例临床触及乳腺肿块而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患者术前一周内行DCE-MRI的影像资料,回顾分析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时间-信号曲线(TIC)等方法处理后的图像,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 21例(77.8%)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19例表现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2例表现为局限性强化;6例(22.2%)表现为肿块样强化.TIC:17例(63.0%)表现为早期缓慢流人,10例(37%)表现为早期中度流入.延迟期19例(70.4%)表现为Ⅰ型曲线(渐进型),8例(29.6%)表现为Ⅱ型曲线(平台型).结论 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MRI表现多为双侧乳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体积均较小,强化程度低,TIC早期缓慢或中度流入,延迟期以流入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白藜芦醇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常规美沙拉嗪治疗的 56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白藜芦醇联合 治疗的 56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连续治疗 8 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改良 Mayo 评分、Baron 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 胞介素-10(IL-10)、C 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96. 42%(54 / 56)高于 对照组 83. 92%(47 / 56)(P= 0. 028)。 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 Mayo 评分、Baron 内镜评分和 DAI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联 合治疗组 3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 IBDQ)评分、焦 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联合治疗组 3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TNF-α、IL-10、CRP 和 ESR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联合治疗组血清 TNF-α、IL-10、CRP 和 ES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白藜芦醇补充治疗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结局、生活质量和总体炎症水平改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区青少年体形认知及相关饮食行为现状,为预防青春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对长沙市区661名青少年进行体形自我认知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 有18.0%和7.6%的青少年为超重和肥胖,有1.1%的青少年为消瘦或严重消瘦.青少年对体形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过低估计自身体重,男生高于女生.超重和肥胖组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不吃晚餐和不吃肉显著高于其他体型组.结论 长沙市区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对体形和体重控制的认知偏差大,应从这一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青春期肥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