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69岁。因间断性肉眼血尿2个月于2008-06入我院就诊,无尿频、尿急和尿痛,无腹痛、里急后重和血便,无发热。体检无阳性体征。B超提示膀胱右侧壁2 cm×3 cm实质性占位,突入膀胱,右肾、输尿管积水;腹部CT示,膀胱右侧壁实质性占位,侵犯肌层,右肾、输尿管积水,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生  相似文献   
2.
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我们报道3例囊性肾细胞癌,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复习有关文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鄞州人民医院1998年1月~2003年5月确诊的3例囊性肾细胞癌,其中1例快速冷冻时曾误诊为脉管性错构瘤。3例均为男性,年龄45~62岁,例1有上腹隐痛伴右腰部酸胀不适  相似文献   
3.
网状组织细胞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状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罕见病变。本文报道1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起源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活检诊断中p504s与34βE12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列腺活检中,经常会碰到组织学类似于前列腺癌(PA)的病变,有时靠HE切片难以诊断。PA的标记物p504s具有较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与34βE12联合标记,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大帮助。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前列腺活检标本759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IgA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部分原发性IgAN患者可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肾穿刺组织活检技术对明确肾脏疾病病理类型,确定有效治疗方案及评估其预后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对肾脏损伤及严重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现实。24h尿蛋白测定是临床上广泛开展并应用于肾脏早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1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通过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发现肾脏疾病的病程,血压,眼底;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肾脏B超等以及电镜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中19例合并高血压,10(47.6%)例呈糖尿病视网膜病改变,21例均有白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是DK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应用24小时尿液收集标本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测定是最敏感的指标。3例患者表现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而肾脏活检上已表现为糖尿病结节样硬化的病理改变。故临床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三联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应及早进行肾活检,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可将DKD和糖尿病伴发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区分开来。本组病例中可以得出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伴随肾功能不全(71.4%)的患者,预后最差,5例患者1~3年进入血液透析治疗阶段。表现为非肾病者14例,有6例(42.9%)伴随肾功能不全,这说明在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DKD都有低蛋白血症类似肾病综合症表现,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少量蛋白尿但已伴有明显的肾功能不全,此类患者起病隐匿,对ACEI或AT1RA治疗疗效不佳,肾功能衰竭很快进入终末期,预后不良。结论: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若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或有间断白蛋白尿,并部分伴随高血压伴或不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应积极予以行肾脏病理检查,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及早予以大剂量ACEI或AT1RA治疗,若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则已是糖尿病性肾病Ⅳ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朱音  赵明  郑江江  李昌水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95-96,98,F0003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病理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对3例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患者的个案包括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其中1例无症状,2例主诉为腰部疼痛;1例术前考虑为错构瘤,2例疑为肾癌,镜下肿瘤主要成分为上皮样细胞,呈巢状分布,局部血管周围见少量平滑肌增生,肿瘤边缘见极少量脂肪组织。免疫组化:上皮样肿瘤细胞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Melan-A均呈表达阳性,局灶表达SMA,不表达CK、CK7、CK20、RCC、CD10、CD68、S-100、CgA。3例患者随访8~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与肾细胞癌及其他恶性肾肿瘤相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肾脏集合管癌少见,不足肾脏恶性肿瘤的1%,肿瘤侵袭性强,超过50%的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集合管癌的诊断常很困难,往往需要排除性诊断。本研究观察肾脏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肾脏集合管癌的患者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CK19、CAM5.2、CK7、Vimentin、CD10、P63和PaX-8。结果:肾脏集合管癌临床症状以血尿、腹痛、腹块为主;肿瘤主要起源于肾脏中央区的髓质,组织学以不规则的腺管状或管状乳头状结构,伴炎性纤维组织增生性间质为主要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5例肾脏集合管患者中,CK19、CAM5.2、PaX-8均为阳性表达,2例Vimentin存在阳性表达、1例CK7阳性表达,CD10、P63表达均为阴性。结论:肾脏集合管癌的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以及使用免疫组化进行排除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郑江江  李昌水  赵明  朱音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17-1119
目的观察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进行总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查CK7、P504S、CK20、PaX-8、p63、vim及CD10的表达。并选择8例高级别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Ⅲ~Ⅳ级)及3例肾盂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肾集合管癌进行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的比较。结果肾集合管癌以腰部酸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形态学以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周围集合管可见异型增生,免疫组化PaX-8(+3/3),Vim(+1/3),p63、P504S、CD10、CK7及CK20均阴性。结论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的上皮性肿瘤,CK7、P504S、CK20、PaX-8、p63、vim及CD10等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形态学表现谱,探讨免疫组织染色在鉴别诊断PRCC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确诊为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及预后信息.结果 36例中19例肿瘤位于左肾,12例位于右肾,5例两侧均有肿瘤.组织学上,14例为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8例为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为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所有病例组织学上均显示乳头状结构.2例还呈实性透明细胞结构,大部分肿瘤间质中能检到泡沫细胞、砂粒体,3例可见出血囊性变,1例出现血管浸润.免疫组化染色100%PRCC表达P504S,近60%表达ck7、CD10,半数病例表达Vim、EMA,CD117、TFE3均为阴性.结论 P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熟悉PRCC这些形态学特征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可将其与其他形态学类似的肾肿瘤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