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空心钛钉及镍钛聚髌器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治疗优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对80例髌骨骨折进行术后随访、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髌骨横形骨折首选空心钛钉治疗;粉碎性骨折采用镍钛聚髌器疗效满意;而较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结论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应根据手术指征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空心钛钉及镍钛聚髌器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治疗优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对80例髌骨骨折进行术后随访、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髌骨横形骨折首选空心钛钉治疗;粉碎性骨折采用镍钛聚髌器疗效满意;而较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结论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应根据手术指征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选用22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60只,经随机抽取10只测出全身骨密度,与随机抽取的10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的骨密度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数值降低(P<0.05),确立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老年大鼠制成左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elecoxib组,Celecoxib组于术后给予Celecoxib 3 mg·kg-1·d-1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共10d。术后在不同阶段处死,取骨痂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塞来昔布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对照组延迟;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组TGF-β1表达的定位无差别,经图像分析,塞来昔布组在各个时间段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IA)值均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塞来昔布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延缓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针缝合器闭合妇科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妇科手术(子宫全切术、附件区良性肿瘤手术、开腹探察术等)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手术切口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两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麻醉方式基本相同,比较两组两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皮肤伤口平均瘢痕宽度(术后2月)、术后住院天数、切口一期愈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无针缝合器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2.56±0.87)s、(5.11±0.28)d、(0.22±0.13)cm,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5.91±1.78)s、(6.13±1.82)d、(1.36±1.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均为99.0%,相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65±1.55)分及满意人数57(57.0%),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33±1.54)分及满意人数3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满意人数25(25.0%)高于观察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能缩短缝合切口皮肤时间;明显减少皮肤伤口瘢痕宽度,且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1999-06~2005-06间我科收治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病历、影像学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例病人失访.随访病例中有6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螺钉两次从股骨头外上切割.术后根据Merle D 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81.7%. 结论 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并发症较高,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WEE1激酶抑制剂AZD-1775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RPMI8226和U266细胞,逆转录PCR(RT-PCR)检测WEE1 mRNA表达。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种细胞分为对照组、AZD-1775组、硼替佐米组和联合处理组。AZD-1775组细胞加入AZD-1775(10μmol/L)孵育24 h;硼替佐米组细胞加入硼替佐米(20 nmol/L)孵育24 h;联合处理组细胞先加入硼替佐米(20 nmol/L)孵育24 h,再加入AZD-1775(10μmol/L)孵育24 h。采用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对RPMI8226和U266细胞成球率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对RPMI8226和U266细胞凋亡率影响;采用Westen blot检测不同处理对RPMI8226细胞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RT-PCR检测显示,RPMI822和U266细胞均存在WEE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ZD-1775组、硼替佐米组和联合处理组细胞球形成率均降低(P<0.05),而联合处理组细胞球形成率低于AZ...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在神经外科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4年5月共治疗颅骨缺损患32例,术前全部行颅骨CT薄扫(1mm/层)检查.应用三维成像无模多点钛网成形技术行人工颅骨修补并与传统钛网手械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术的术前神经外科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患对塑形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三维成像无模多点成形钛网人工颅骨修补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术后患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三维成像无模多点成形钛网人工颅骨修补.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治疗时间.显提高了患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强度,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单骨皮质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同定术后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3月,对8例股骨或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确诊为骨不连的患者,不取髓内钉,应用LCP穿透一侧骨皮质同定、断端切新并取自体骼骨植骨治疗,病程12.28个月,平均19.8个月.术后7 d开始部分负重,6个月后完全负重.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8~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骨折断端术后6个月出现明显骨痂,8~16个月牢同连接,平均愈合时间12.6个月,无置入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交锁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时间较长的患者,采用LCP穿单侧骨皮质固定、断端切新并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花费少、疗效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唰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间我科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患者,男67例。女j3例。年龄75~94岁,平均81.4岁。120例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DHS内固定术70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58例。Ⅳ型62例。结果110例患者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例DHS内固定患者失访。DHS内固定组有6例手术失败后,均重新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术后随访期间患者仅有1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余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