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由黄晴岚、徐章主编的《临床内科诊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已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省内科学界一件大事。本书编者均系教学、医疗战线上的中年专家,他们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手册》反映了当代内科学发展的水平。经过几位老专家详细评审,质量更加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的改变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肝脏炎症、纤维化指标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Ⅲ型前胶原多肽 (PCⅢ )。结果 :急性肝炎的三种肝纤指标均升高 (P <0 0 5 )。急黄肝高于急无黄肝 (P <0 0 5 )。慢性肝炎 1 1 2例 ,三项肝纤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慢肝重度显著高于慢肝轻度 (P<0 0 0 1 )。肝硬化的三项肝纤指标又显著高于慢肝 (P <0 0 0 1 ) ,其它肝病的肝纤指标也升高。 2 5例慢肝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 2月 ,ALT、AST、GGT显著降低 (P <0 0 1 )。三项肝纤指标中HA降低较显著 (P =0 0 5 ) ,LN和PCⅢ虽有降低 ,但差异不明显 (P =0 4 5 9,P =0 1 92 )。结论 :各种肝病的三项肝纤维化指标均升高 ,以慢肝重度 ,肝硬化升高明显。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有抗炎及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前炎症细胞因子,一种促细胞生长因子在酒精性肝病中的改变。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1例酒精性肝病病人血清中的TGF-α,TNF-α,IL-1β。结果:TGF-α(23.84±17.46)pg/ml(t=9.11,P<0.01),TNF-α(1.59±0.77)ng/ml(t=2.75,P<0.05),IL-1β(0.56±0.56)ng/ml(t=4.93,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胆红素升高者的TNF-α、IL-1β显著高于胆红素正常者(P<0.05)。22例病人治疗后TNF-α、IL-1β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TGF-α则略升高(21.68±21.52 vs 26.25±21.91,t=1.245,P=0.227)。结论:两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生长因子则与炎症、坏死致肝细胞再生似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开展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流行病学、病毒学的研究较多,在临床方面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早期特异性诊断:因IFAT需要荧光显微镜和冷冻切片机,不能检测可溶性抗原及定量,使基层医院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故有学者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EHF抗原,抗体和抗原性分析,认为具有与IFAT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反向血凝法检测EHF抗原,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近四年分离的2235株革兰阴性菌对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均由本院检验科细菌室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临床分离的6种革兰阴性菌2238株中876株(39.14%)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程度较高,分别达到94.03%,72.56%和67.59%;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西丁全部敏感(100%);大部分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仍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9.73%和27.61%。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细菌室应开展对AmpC酶的检测,提高细菌耐药报告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重型肝炎病程中TGF-α、TNF-α、IL-1β的改变。23例进入研究,用放免法集中检测血清标本。急性期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恢复的TGF-α高于急性期(P=0.092)。TNF-α、IL-1β升高不明显(P=0.944,P=0.73s)。存活组14例,未存活组9例。急性期、恢复期或病情恶化时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存活组恢复期的TGF-α显著高于急性期(P=0.042),TNF-α、IL-1β比急性期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948,P=0.992)。未存活组病情恶化时的TGF-α、IL-1β也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0,P=0.062),TNF-α略升高(P=0.567)。两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α的血清浓度似乎影响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国际上广泛地开展了对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用基因工程干扰素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该药治疗丙型肝炎有一定效果。 1 治疗对象的基本条件 ①ALT持续异常超过半年,且高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诊断为慢性肝炎。③有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或流行病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北海市恙虫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钦  叶报春 《临床荟萃》1999,14(24):1116-1117
国内对恙虫病的流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表明,其多脏器损害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对1996~1998年本院收治的恙虫病40例进行分析。首次探讨本市恙虫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1998年本院收治的恙虫病病例。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和于思庶之诊断标准。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1个月至5岁7例,成人33例,平均年龄38.8岁,其中8例年龄超过60岁。患病的具体年月分布见表1。13例  相似文献   
9.
氟哌酸(Norfloxacin)是近年新合成的第三代氟喹酮类抗生素.研究证明该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现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现简要介绍该药的药物动力学,试管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 药物动力学:氟哌酸具有两性结构(酸碱兼性).口服后可迅速溶解、吸收、渗透到组织中去.30%~40%迅速从胃肠道吸收.服400mg后1.5小时,血清高峰浓度1.5~2.Oug/ml.Edlund等用微生物法及HPLC(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得口服氟哌酸200mg后,血清高峰浓度分别为0.69±0.11mg/L.0.75±0.15mg/L平均血清半衰期3.25小时.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可渗透进不同的组织中,如肾脏、前列腺、胆囊(胆囊的浓度比血浆高3~7倍).主要在肝脏的代  相似文献   
10.
钙离子(Ca~(2 ))在心血管生理学效应中的作用早已被认识,开发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钙离子在平滑肌收缩,神经介质释放,腺体分泌中的种种效应,继而发现对肝细胞损伤也起一定的作用。本文就钙离子与肝损害及CCB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略作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