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纤维蛋白原(Fg)与血流变结果异常分析,去探索其与“中风”发生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78例异常及64例正常人进行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血流变检测,然后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异常组中,其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除公认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可引起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压外,还与血粘度异常有关.故临床诊断应根据多项指标去探索“中风”的存在.正确认识血液流变性与“中风”发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准备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red,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在自然周期的排卵期,采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进行仔细监测,对内膜异常的763例患者(观察组)进行宫腔镜检查。对照组是IVF-ET前、后,超声未发现内膜异常,常规进行宫腔镜检查的80例不孕患者。结果观察组中,宫腔镜检查确诊出现异常内膜为672例(672/763,88.07%),对照者为8例(8/80,10%)。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病变的一种简便、经济、无损伤、诊断率高的方法,是筛除IVF-ET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而宫腔镜检查可为内膜病变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后经阴道超声(TVS)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7月,在该院生殖中心经IVF-ET助孕后,由TVS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8例异住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TVS共诊断96例,经手术证实均未破裂,其中单纯异位妊娠占82.65%(81/98),官内外复合妊娠(HP)占15.31%(15/98),漏诊和误诊各1例,共占2.04%(2/98).TVS诊断早期异住妊娠的敏感性为97.96%(96/98).96例患者的妊娠部位包括宫角妊娠3例,输卵管妊娠93例,其中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5例,榆卵管间质部妊娠13例.输卵管妊娠呈环状征、典型孕囊型及混合包决型3种类型,分别占11.83%(11/93)、56.99%(53/93)、31.18%(29/93).3种类型异位妊娠患者移植后14d血β-hCG的均值(除去HP)为(174.50±124.95)mIU/mL,其差异均无显著性(P=0.582),但以典型孕囊型14 d血β-hCG值最高.异住妊娠患者移植后14d血β-hCG值显著低于官内妊娠者(P=0.000).TVS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时间最早为移植后18 d,最晚54d,平均(25.83±6.05)d;89.58%的病例至移植后32 d均可由TVS诊断.HP的平均诊断时间为移植后(27.73±6.30)d.结论 IVF-ET后,89.58%的异住妊娠患者能在移植后32d内由TVS诊断出,结合血β-hCG并动态追踪复查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因此,TVS对IVF-ET后早期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52例胃癌患者在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CA72-4、CEA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治疗前4种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体检者水平(P均<0.01);4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任何一项标记物单项检测(P<均0.01).结论血清CA12-5、CA19-9、CA72-4、CEA联合检测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医患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医患信任量表、医患沟通信心量表和医疗服务满意度量表对长沙市某三级医院203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医患信任现状总分为(36.97±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医患沟通信心和医疗服务满意度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医患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医患信任呈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可通过改善病人的医患沟通信心和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从而提高其医患信任感,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供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非器质性的消化功能紊乱(也就是消化不良),通过中西医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随机原则抽取98名消化紊乱的病患,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应用西医手段进行观察,为常规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应用中西结合的疗法,为治疗组.对2组病患的消化功能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比其治疗满意率.结果:2组病患总体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中西结合用药的应用效果更佳,治疗组采用的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P<0.05).结论:中西结合的疗法,对消化紊乱病患的恢复效果较好,该疗法具备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三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切片制作更容易、染色效果更好的脱钙方法。方法对兔下颌骨分别使用15%EDTA微波脱钙法及15%EDTA低温脱钙法进行脱钙,从切片制作、免疫组化染色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以15%EDTA低温脱钙法对兔下颌骨进行脱钙后,制作切片时脱片率明显降低,染色效果更好。结论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对骨组织进行脱钙时,选用15%EDTA低温脱钙法能取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畸形,但是临床医生常常被有关其诊断和治疗的一些问题所困惑。比如:纵隔子宫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纵隔子宫的宫底外形可能是不正常的吗?纵隔子宫的手术指征(特别是很浅的纵隔是否需要手术)?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术中采用何种监护方式最好?切除子宫纵隔时采用针状电极还是环状电极?TCRS术中何时可以认为纵隔已经完全切除了?TCRS术中发现子宫左右侧壁明显凸向宫腔是否需要同时矫形?TCRS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者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TCRS术后为什么容易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也造成了妇科和生殖科医生的认识混乱。针对纵隔子宫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临床问题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4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开口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开口度、疼痛程度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点比较,张口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VAS、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 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