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浸润性导管癌(IDC)是女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Ki-67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肿瘤增殖能力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对112例乳腺IDC患者Ki-67的表达与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Ki-67的表达与声像图特征的关系,有利于通过无创手段来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Kaplan-Meier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对我病房2007~2008年的6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确诊及手术时的年龄、腋下淋巴结情况、病理情况、内分泌治疗及化疗与否及Her-2表达等因素对骨转移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而ER/PR其一为阳性者骨转移发生的时间为2±0.908年,ER/PR均为阴性者骨转移发生的时间为5±1.815年;Her-2阳性者骨转移发生的时间为2±1.386年,Her-2阴性者骨转移发生的时间为4±1.090年。对因素ER/PR及Her-2进一步分析显示ER/PR阳性的相对危险度为3.771,差异显著(P=0.006),Her-2阳性的相对危险度为0.91,差异无显著性(P=0.884)。结论因素ER/PR阳性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观察磷酸肌酸对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磷酸肌酸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2)阿霉素组:隔日一次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3)阿霉素+磷酸肌酸钠组(小剂量):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200mg/kg),30min后注射阿霉素。(4)阿霉素+磷酸肌酸钠组(大剂量):隔日1次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300mg/kg),30min后注射阿霉素。用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加入磷酸肌酸钠大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减少,心肌抗氧化酶SOD及CAT活性增加,血清中CK、CK-MB含量减少,与阿霉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组大鼠心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弱,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强,且与阿霉素组比较有意义(P〈0.05)。给予不同剂量磷酸肌酸钠的两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未见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通过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功能,降低阿霉素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自由基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单药及联合多西他赛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香菇多糖、多西他赛和香菇多糖联合多西他赛处理胃癌细胞BGC823.香菇多糖终浓度分别为1.560μg/ml,3.125 μg/ml,6.250 μg/ml,12.500μg/ml.多西他赛终浓度分别为0.625 μg/ml,1.250μg/ml,2.500μg/nl,5.000 μg/ml.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同时用Annexin Ⅴ/PI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单药香菇多糖能抑制BCG823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由高到低)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7.7%,56.0%、42.1%和23.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香菇多糖联合多西他赛能增强多西他赛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单药香菇多糖能增加BGC823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与多西他赛联用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香菇多糖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并能显著增强多西他赛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化系恶性肿瘤128例血浆内皮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 (ET)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生物活性肽 ,它由 2 1个氨基酸组成 ,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为了进一步研究ET对于判断消化系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的临床价值 ,我们检测12 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和 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ET含量 ,并结合临床做了相关的数据处理分析 ,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消化系恶性肿瘤组 :12 8例 ,本院住院患者 76例 ,门诊患者5 2例。带瘤生存组 98例 ,男 6 3例 ,女35例 ,年龄 2 8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 ,其中食管癌 15例 ,大肠癌 2 0例 ,胃癌2 4例 ,肝癌 2 9例 ,胰腺癌 10例。食管癌 ,胃癌…  相似文献   
6.
李琦  李凯  李午生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07-2309,23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化疗增敏的作用。【方法】37℃务件下,体外培养TNBC的MDA—M13-231细胞,用不同浓度多烯紫杉醇单药和重组人ES(rhES)两药混合分别孵育TNBC细胞24h、48h,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多烯紫杉醇单药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和1000μg/mL、)对MDA—MB-231细胞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6、-9.4、-6.36、1.6、-7。联合使用rh-ES(0.05μg/mL恩度)和多烯紫杉醇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1000μg/mL多西紫杉醇)对MDA—MB-231细胞24hIC50分别为:1.23、1.29、1.26、-0.22和0.01。【结论】提高浓度并不能增加多烯紫杉醇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rh—ES可以增加低浓度多烯紫杉醇对TNBC的MDA—MB-231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LYRIC分子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LYRIC分子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87例肝癌患者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切除标本,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YRIC分子的表达,结合患者病理指标、病理分型和预后随访资料分析LYRIC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结果: 在基因水平检测发现, LYRIC 基因在56例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高表达率为64.7%(56/87);在蛋白水平检测发现,LYRIC蛋白在87例肝癌组织中均表达,且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16±0.87 vs 1.63±0.88, P =0 000 1)。在肝癌组织中LYRIC分子的高、低表达可较好地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LYRIC分子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Log-rank10.236, P =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LYRIC高表达(HR=2.19)、转移(HR=2.44)及肿瘤分期(HR=2.01)是影响肝癌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肿瘤直径及是否有病毒感染无关。 结论: LYRIC分子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临床分期、转移能力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肝癌潜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服用小剂量沙利度胺前后凝血指标变化,以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是否能增加栓塞事件风险。方法:选取2008年至 2012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92例,将患者按治疗过程中是否进行化疗分为化疗组(145例)与非化疗组(147例),均给予沙利度胺10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前和连续服用沙利度胺3个月、6个月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用4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自动分析凝血仪检测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比较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变化。结果:收治的292例患者,去除退组的55例,服用沙利度胺前后APTT、PT值、血小板活化程度均无显著变化。化疗组服沙利度胺前FIB为(3.4±0.92)g/L,DD值为(242.7±249.7)μg/L;服沙利度胺6个月后FIB为(3.9±2.4)g/L(t=-2.48,P=0.021),DD值为(354.2±236.1)μg/L(t=-2.1,P=0.047)。FIB、DD值较前升高,有显著意义。非化疗组FIB值较前升高,但无显著意义(t=-1.83,P=0.078),服药前DD值为(225.6±156.8)μg/L,之后为(267.3±206.7)μg/L,升高有显著意义(t=-2.69,P=0.012)。结论:小剂量口服沙利度胺不能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小板活化,亦不能影响内外源凝血因子,但有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对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与阿霉素等量的生理盐水;阿霉素组:实验中前3天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4天开始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30分钟给予阿霉素(3mg.kg-1),隔日1次,共给药7次;磷酸肌酸钠联合阿霉素组:实验中前3天每天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200mg.kg-1),第4天开始给予磷酸肌酸钠30分钟后腹腔注射阿霉素(3mg.kg-1),隔日1次,共给药7次。处死大鼠后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测定大鼠血清、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比较,阿霉素组大鼠血清、心肌MDA含量都显著升高,而SOD、GSH-PX活性均降低(P<0.05)。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后明显降低了血清、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增加了SOD、GSH-PX活性,与阿霉素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观察HE染色的阿霉素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而磷酸肌酸钠联合阿霉素组心肌细胞结构破坏减轻。结论:磷酸肌酸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磷酸肌酸能有效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氧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氧化性损害、保护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呼吸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65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65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采集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所有患者呼吸指标(包括肺动态顺应性、气道阻力、气道平均压、响应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不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呼吸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92.31%分离自呼吸道痰液标本,7.69%分离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49.23%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27.69%为革兰阳性菌18株,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3.08%为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氯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