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分别以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有效率91%;氯丙咪嗪组有效率90%,2组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平均(11.1±5.6)d,而氯丙咪嗪组平均(15.1±8.2)d,以西酞普兰组显著较快(P<0.01)。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而氯丙咪嗪组发生率为50%,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分别以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有效率91%;氯丙咪嗪组有效率90%,2组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平均(11.1±5.6)d,而氯丙咪嗪组平均(15.1±8.2)d,以西酞普兰组显著较快(P<0.01).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而氯丙咪嗪组发生率为50%,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从病理变化及CT、MRI发现,可分为膨隆型或膨出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1]。我院选择性对85例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骶裂孔硬脊膜囊前液体冲击治疗,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3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案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日及其一般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相关因素、治疗措施等情况。结果3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6.88±45.65)d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主要为药物副反应、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医疗费支付方式、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庭关系、疗效和文化程度。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缩短其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研究组应用半导体激光(功率0.5~30 W,波长980 nm)、医用臭氧发生器,在X线引导下,选择C2~C7间隙,前路穿刺进入椎间隙中心处,导入600μm光导纤维,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髓核(300~500 J/每间隙),然后注入浓度为50μg/mL的O2-O3混合气体5~10 mL,共治疗146例,182个椎间盘。对照组单纯应用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146例,185个椎间盘。结果两组病人均随访3~12个月,资料分析显示研究组疗效优良率(74.65%)和总有效率(93.1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4.12%,82.19%)(P<0.01)。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激光治疗,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应用半导体激光(功率0.5~30W,波长980nm)、医用臭氧发生器,在X线引导下,选择C2~C7间隙,前路穿刺进入椎间隙中心处,导入600μm光导纤维,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髓核(300~500J/每间隙),然后注入浓度为50μg/ml的O2-O3混合气体5~10ml.本组共治疗70例,90个椎间盘.对照组单纯应用激光气化减压术71例,92个椎间盘.结果 本组病人均随访3~12个月,资料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优良率74.79%,总有效率92.8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0.70%、74.65%)(P<0.01).结论 该联合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激光,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射频消融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1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射频组(A组)、硬膜外阻滞组(B组)和联合组(C组),通过NR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NRS评分,C组在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B组,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0.88%、78.46%、94.44%,C组明显优于A、B两组。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骶裂孔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缓解或解除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根,硬膜囊的压迫,清除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1月选择性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经骶裂孔突出物内,外依次注射胶原酶行溶解术。结果术后3个月~1年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认为经骶裂孔突出物内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使用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治疗组) ,使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对照组).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来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JOA评分都高于术前( P<0.05);治疗组术后JO A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 和17.78% ,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4.68% 和73.87% ,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使用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进行手术的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好于使用钛板固定进行手术的患者 ,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物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4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物治疗,对照组208例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8.5±3.7) ml明显少于对照组(75.3±12.7)ml(P<0.05);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0.7cm明显比对照组1.9cm小(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物切除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