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筛选出宣威地区肺腺癌病人肺组织miRNAs差异表达谱,预测其相关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 选取来自宣威地区肺腺癌24例和非宣威地区肺腺癌1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miRNAs芯片检测34对肺癌切除标本,筛选宣威肺腺癌miRNAs差异表达谱,AGO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预测其miRNAs的生物与肺癌相关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 miRNAs芯片检测:与非宣威肺腺癌比较,宣威肺腺癌差异表达显著的特异miRNAs34个:表达上调的miRNAs有23个,表达下调的miRNAs有11个.AGO富集分析及KEGG数据库映射分析发现:预测主要集中在PI3K/Alt信号通路附近,其预测靶基因有:GF、RTK、SOS、IRS1、BCAP、CYTOKINSR、ECM、ITGB、FAK和GBY,可能对肺癌生物学功能产生影响的靶基因主要集中在PI3K/Alt,WNT和MAPK通路.结论 筛选出这些特异性miRNAs可能在宣威肺腺癌癌变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靶基因可能与调节PI3K/Alt,WNT和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et-7a、Let-7b与Dicer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相互调控关系.方法 选择47例肺癌患者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量.结果 Dicer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9.65±2.31)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1.79±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Let-7b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4例有远处转移的个体癌组织中Let-7b基因相对表达量(16.97±2.11)高于43例无转移者(14.87±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正常组织中,Let-7a、Let-7b均与Dicer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在癌组织中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 Dicer基因在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且可能失去与Let-7a、Let-7b基因的正常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肺癌、结核高发(云南)地区18F-FDG PET/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就诊于本院胸心血管外科的83例SPN病例,入选病例均行18F-FDG PET-CT扫描并行手术切除后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PET/CT扫描检查诊断敏感度为87.09%(27/31);特异度为86.53%(45/52);准确性为86.74%(72/83)。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SPN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对于直径小于1cm的SPN诊断准确性较直径大于1cm的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宣威地区肺癌患者肺组织中线粒体DNA突变和多态性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宣威地区女性肺癌高发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征集28例宣威籍肺癌患者,收集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提取线粒体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线粒体DNA突变和多态性改变。【结果】28例肺癌组织样本同对应癌旁组织比较,有21例(75.0%)发生mtDNA突变,15例有多种突变,突变发生在DLOOP 区,以及呼吸链编码区等区域。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联系。28例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同M t-DNA剑桥序列比较,有3例有mtDNA多态性改变。【结论】宣威肺癌患者线粒体DNA存在特异性的突变位点,以及多态性位点,可能和当地特殊的燃煤污染暴露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C1烟煤)燃烧产物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这种自然产出的二氧化硅颗粒物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体外毒性。方法①物理法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离出的颗粒物形态,能谱分析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单颗粒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粒径分布,BET氮吸附比表面积仪测定颗粒物表面积;②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处理组(实验组)、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处理组(对照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测定经刺激24h-72h后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①我们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出二氧化硅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粒径大小不一,30nm到120nm的颗粒物占86.8%,形态各异,表面不光滑,赋存有铝、钙和铁等元素;②相同浓度下,与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相比,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有更高的体外毒性。结论①物理法能从C1烟煤底灰中分离出天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且不改变原有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②天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因形貌不规则、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组分可能比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围术期与麻醉相关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实践以及麻醉管理。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52例)和胸腔镜手术组(84例)(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6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例)。麻醉插管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法或支气管封堵器法,术中单肺通气,监测Sp O2,ECG,BP,Peak,PETCO2,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全组手术均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无1例围术期死亡。术中单肺通气效果均较满意,双腔支气管插管法115例,其中4例因困难气道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定位下插管;支气管封堵器法插管21例。全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当,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分别有5例、3例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有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术后患者拔管顺利,恢复良好。结论肺癌手术中术者与麻醉师应当密切配合,不同手术方式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亚厘米(直径≤1cm)肺结节被发现。现在亚厘米肺结节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腔镜手术的成功,亚厘米肺结节的精确定位是关键。目前的定位方法,大致可分为经皮植入定位材料、经气道植入定位材料和非植入材料定位3种。该文就以上亚厘米肺结节定位方法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经100μg/ml的20 nm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MinU-Sil 5)暴露24~72 h后的BEAS-2B细胞形态变化;(2)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实验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阳性对照组(Min-U-Sil 5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变化,分别测定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3)流式细胞仪分析经暴露不同浓度20 nm二氧化硅后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1)经20 nm二氧化硅刺激24 h后BEAS-2B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细胞数量减少,并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加重,阳性对照组上述变化不明显;(2)BEAS-2B细胞活力随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暴露浓度>50μg/ml时20 nm二氧化硅组的细胞活力下降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20 nm组与50 n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μg/ml浓度暴露24 h后,20 nm二氧化硅组细胞活力下降情况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72 h后各组间细胞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AS-2B细胞培养基中的细胞内活性氧(ROS)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下降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并随暴露时间延长和二氧化硅粒径减小而变化;(3)纳米二氧化硅可使G2/M期停滞和G1期细胞增多,并呈现浓度效应。结论 纳米二氧化硅造成BEAS-2B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强于结晶型二氧化硅(Min-U-Sil 5),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具有浓度-效应、时间-效应和粒径-效应现象,细胞毒性作用并最终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10.
李光剑  杨鸿生  张桂敏 《山东医药》2010,50(33):111-112
心肌是一需要大量血液供应的组织,体外循环过程中如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失去自身功能,后果特别严重,因而心肌保护就成为心脏外科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通过减少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减轻心肌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成为心脏外科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