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例1患者女性,48岁,有妊娠史及输血史.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贫血原因待查.血红蛋白常在40 g@L-1.为纠正贫血,多次给病人输注全血及洗涤红细胞.在输注过程中,该病人有时发生不良反应,其症状为高热、寒战、巩膜黄染、荨麻疹、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酱油色尿、腹疼.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兰州地区2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分型,并与西北、北方和南方汉族、西北回族、维吾尔族和藏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兰州汉族人群中HLA-A基因座共检出14个等位基因,以A*02,A*11,A*24,A*33,A*30,A*01和A*31基因最常见;HLA—B基因座共检出32个等位基因,以B*40,B*15,B*46,B*13,B*51,B*60,B*58和B*44基因最为常见;HLA-DRB1基因座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最多见的基因依次为DRB1*09.DRB*15,DRB1*12,DRB1*04,DRB1*11,DRB1*07,DRB1*08和DRB1*14,接近北方汉族而与南方汉族有差异,与西北回族无明显差异,但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北汉族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由于Rh系统的抗原的强免疫原性,在输血或者妊娠等免疫过程中且由于其抗原强度的不同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本例通过一名母亲血清复合抗体引起的第二胎新生儿发生迟发型溶血的实验分析,旨在说明Rh系统的产前免疫血型血清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及早发现抗体,及早进行预防,才能使病情得到最好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北汉族人群HLA-A* 02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对760份健康无血缘关系的西北汉族人群HLA-A* 02等位基因进行高分辨基因分型,计算HLA-A* 02各等位基因构成比并与其他不同地区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760份样本中,检出9种HLA-A* 02等位基因,以A* 0201(48.86%)为优势等位基因,A* 0207(22.72%)和A* 0206(15.91%)比较常见,纯合子主要为A* 0201/A* 0201,杂合子主要为A* 0201/A* 0207。结论西北汉族人群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比较接近北方汉族人群,但具有其自身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渗出性中耳炎为婴幼儿童多发病,因其发病隐匿,晚期耳聋出现时方就医,治疗困难,故已成为当今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病因。我们于1985年冬春  相似文献   
6.
李元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90-219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同时应用胃镜治疗4例。结果:本组病例死亡43例,缓解33例。结论:治疗的重点是尽早控制颅内压,保护胃黏膜,常规处理方法满意,但必要时使用特殊治疗方法可迅速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系统评价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与氟达拉滨相比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3期)、计算机检索CNKI(1994~2012.3)、CBM (1978~2012.3)、VIP(1989~2012.3)、PubMed(1966~2012.3)、EMBASE(1974~2012.3),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参考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10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FC)联合用药与氟达拉滨(F)单一用药相比①完全应答率(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5,95%CI(2.57,8.39)];②部分应答率(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64,1.30)];③完全缓解率(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7,95%CI(2.50,5.69)];④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6,95%CI(1.74,2.92)];⑤3个研究均报道了不良反应,从总体看来FC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F组.⑥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C组在完全应答率、完全缓解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方面明显高于F组;但部分应答率,生存时间两组化疗方案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而且限于纳入研究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还不能肯定,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肃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3系统多态性,评估其在血小板配型输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201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PA-3系统基因分型。结果:HPA-3a和3b基因频率分别为0.6368和0.3632;同国内其它9个地区人群的HPA-3分布相比较,与5个地区人群有显著性差异。在随机输血中HPA-3a和3b抗原不配合的机会分别为0.1145和0.2411,a、b抗原不配合率合计为0.3556。结论:调查数据表明,随机输血中供受者HPA-3抗原不配合比例在甘肃人群中高达35.56%,这对研究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和开展相合血小板输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甘肃分库汉族捐献者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反向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PCR-SSO)基因分型技术,对甘肃酒泉地区215份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受检人群中共检出54种HLA特异性基因,A*02(32.47%)、A*11(20.62%)、A*24(14.95%)、B*15(15.72%)、B*40(13.4%)、DRB1*09(16.49%)、DRB1*12(15.46%)、DRB1*04(11.86%)和DRB1*15(10.57%)为本地区汉族人群的优势基因,其中A位点检出以往国内报道较少的A*74等位基因。结论甘肃酒泉汉族人群HLA-A、B、DRB1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接近北方汉族人群,与中国汉族人总体分布特征相似。未发现群体特有的基因,但具有其自身分布特征。这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可能在中国造血干细胞库甘肃地区汉族捐献者中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