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林  李修红 《现代肿瘤医学》2020,(14):2443-2447
目的:肌少症对老年肝癌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4例老年肝癌,根据有无合并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n=35)和非肌少症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存情况。结果:肌少症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30 d再入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9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4.3%、51.1%、24.5%,而非肌少症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5.7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总生存率为87.3%、75.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术后预后与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肌少症、巴塞罗那分期(BCLC)、甲胎蛋白、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肿瘤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MVI)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CI、肌少症、BCLC分期、肿瘤个数、MVI是老年肝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肌少症会增加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恢复,同时也会降低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为胆总管结石。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对于发病早期的ABP应尽早进行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诊疗,然而,近期的文献及指南表明ERCP联合EST并非适用于所有的ABP患者。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ERCP联合EST治疗ABP的临床价值及其临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因ABP收治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取保守治疗,另60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72 h内实施ERCP联合EST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整体分析结果显示,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CRP恢复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患者,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CRP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但对于不伴急性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无论是整体分析还是亚组分析,ERCP联合EST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治疗费用(均P0.05),而两种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ERCP联合EST治疗ABP相比保守治疗而言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效果确切;但对于不伴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较保守治疗并无明显优势,却增加住院费用。因此,临床中需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建议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观察组按照强化消毒管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内部对供应室进行强化消毒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感染率发生情况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痔疮术后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饮食宜忌痔疮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营养物质 ,供体内组织修复 ,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为此必须按时进食 ,正常排便。术后饮食原则 :宜富营养 ,易于消化、吸收 ,先稀后稠 ,忌辛辣、粗纤维及偏温热饮食。2 饮食调理2 1 要卧床进食 ,术后第 2d开始多次少量进流食 ,如牛奶、豆浆、米粉、藕粉等 ,不宜进食油脂多的肉类汤汁 ,最好控制在 2 4h后排便。2 2 术后 3~ 5d内可进食无渣或稀软饮食如稀饭、豆腐、土豆泥、蔬菜、水果等 ,并鼓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2 3 术后 5~ 7d起可进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如鱼、肉、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5.
李修红  杨秀江 《医学综述》2014,(23):4292-4294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虽然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无临床症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不是每例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因此胆囊结石的药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研究认为,口服亲水熊去氧胆酸能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分泌使结石溶解。目前研究者提出,降胆固醇药物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肠道胆固醇吸收以及通过作用于特定的核受体参与胆固醇和胆汁酸体内平衡而发挥治疗胆囊结石的作用。该文就胆囊结石的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利用胆道镜取石,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4例胆囊炎症重及1例胆囊周围粘连重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余51例均成功行保胆取石术,术后随访1~3年,复发1例,复发率为1.96%。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微创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治疗直径3~5 cm肝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肝癌患者,其中行手术切除者64例(手术组),行RFA治疗60例(射频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到组间一般资料均衡的样本,对新样本进行并发症、住院时间和预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共42对匹配。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1年、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为92.9%、73.8%和60.2%,射频组1年、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为95.2%、75.9%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手术组1年、2年和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71.4%、50.0%和34.7%,射频组1年、2年和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73.8%、50.0%和3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结论:对于直径3~5 cm肝癌患者而言,RFA与手术切除疗效相当,且RFA创伤更小、并发症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对周围器官干扰小,痛苦轻,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明显斑痕等优点,深受病人欢迎。我院自1996年6月-2004年12月共实施LC46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