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源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亦被称为特异促淋巴管生成因子。它的主要作用是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介导了淋巴管的发生、生长和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C/VEGFR-3)、淋巴管密度(LVD)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为抗淋巴管形成、进而为抗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的原发灶的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及LVD。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者36例(43.3%),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54.6%(24/4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8%(12/39),(P<0.05);在VEGF-C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中LVD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内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VEGF-C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痔运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运用外剥内扎术,研究组运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7.44%高于常规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 d,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25±1.19)、(2.75±1.27)、(2.09±0.97)分,均低于常规组的(4.89±1.35)、(3.83±1.45)、(2.67±1.0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3.51±0.49)min、术后住院时间(2.87±0.44)d均短于常规组的(5.14±0.76)min、(4.92±0.81)d,手术出血量(23.48±4.17)ml少于常规组的(45.93±5.72)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狭窄、排便困难、排便失控、肛门坠胀、尿潴留、伤口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应用于混合痔治疗中,比常规外剥内扎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更高,术后疼痛度低,治疗与恢复速度更快,患者治疗体验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LVD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为抗淋巴管形成、进而为抗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的原发灶的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及LVD。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者36例(43.3%),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59.4%(24/4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8%(24/44),(P<0.05)。VEGF-C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和激素受体ER、PR、CerbB-2表达无关;LVD与年龄、临床分期和ER、PR、CerbB-2表达水平无关;在VEGF-C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中LVD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内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VEGF-C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LVD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为抗淋巴管形成、进而为抗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的原发灶的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及LVD。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VEGF- C阳性表达者36例(43.3%),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59.4%(24/4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8%(24/44),(P<0.05);在VEGF-C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中LVD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内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VEGF-C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双股双隧道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单束重建法重建后交叉韧带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44岁,平均31.2岁;右膝7例,左膝8例。前外侧束定位于距上顶点12cm,距关节软骨7~8mm。屈膝70°前抽屉拉紧并固定。对18例PCL患者行保留残端双股双隧道重建,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3.4岁;右膝10例,左膝8例。股骨双隧道位于PCL原附着区,前外侧束定位距上顶点12cm,关节软骨7~8mm;后内侧束采用临近法定位于PCL印记内,前外、后内骨隧道内口骨壁2mm。术中保留PCL胫骨止点残端纤维及周围滑膜组织,移植物采用自体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屈膝70°前抽屉拉紧并固定前外侧束,伸直位固定后内侧束移植物。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采用单束单隧道重建15例患者随访32.6(42—24)个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的18例患者平均随访30.4(39~24)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束重建组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1.4±3.6)分和(93.3±2.8)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膝0°、60°时,单束重建组的胫骨后移距离是(5.8±0.4)和(5.2±0.6),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是(3.4±0.3)和(3.9±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膝90°时,两组胫骨后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股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符合解剖重建,较单束重建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和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9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瘦素、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胰岛素、血清与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1)。高血压患者中糖耐量减低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6±8.0μg/L比3.87±1.48μg/L和18.8±12.5μg/min比5.47±2.19μg/min,P<0.05)及糖耐量正常者(13.6±8.0μg/L比6.08±2.03μg/L和18.8±12.5μg/min比10.0±5.2μg/min,P<0.05),低于合并糖尿病者(13.6±8.0μg/L比16.6±8.7μg/L和18.8±12.5μg/min比30.5±12.3μg/min,P<0.05)。其中肥胖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15.1±9.0μg/L比11.6±6.0μg/L,P<0.05)。尿微量白蛋白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尿白蛋白正常者(16.0±9.9μg/L比11.7±5.6μg/L,P<0.05)。本实验在控制了性别和体质因素后,糖耐量减低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r=0.543,P<0.001)、尿β2微球蛋白(r=0.337,P<0.01)、血清β2微球蛋白(r=0.230,P<0.05)、脉压(r=0.364,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r=0.325,P<0.01)、空腹胰岛素(r=0.302,P<0.01)和收缩压(r=0.290,P<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Backward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尿白蛋白排泄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脉压与血清瘦素相关最显著。结论性别和体质指数是影响瘦素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血压患者中合并IGT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阶段可能已存在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9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瘦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FINS、血清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UAER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糖耐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低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其中肥胖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微量白蛋白尿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者;血清瘦素水平与UAER、性别、HOMA-IR、脉压、FINS、尿β2-MG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Backward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UAER、HOMA-IR和脉压与血清瘦素相关最显著.结论肥胖者多呈现瘦素抵抗,高血压合并IGT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阶段可能已存在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手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时应用带真皮血运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腹部带真皮血运的皮瓣转移修复,并根据临床病例中不同情况对骨折、肌腱、神经损伤妥善处理.结果 所有皮瓣外形良好,与周围皮肤平整无臃肿,指腹侧皮瓣无皮下滑动感及持物不稳,患者均感满意.结论 带真皮血运皮瓣取材方便,手术简单,可随意切取大小,断蒂早,手术简单易行,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手指甲根处以远机械离断伤36例36指,采用清创、离断指端指腹皮多处小切口放血,原位缝合再植,36指均成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