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特发膜性肾病患者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经参芪膜肾方或经典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无效的IMN病例,分为中药有效组(36例)、中药无效组(11例)、西药有效组(18例)和西药无效组(15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应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基因拷贝数,应用CNVhac软件进行拷贝数变异( CNV)分析。结果:中药有效组与中药无效组在第5、第6及第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CN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HLA族基因在中药有效组多数病例中表现为拷贝数扩增,而中药无效组的多数病例则表现为拷贝数缺失。西药有效组与西药无效组之间未检测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NVs。结论:基因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参芪膜肾方取得不同疗效的基因水平机制,HLA的同族基因拷贝数变异影响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发挥,前者有望成为该方治疗IMN的疗效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个人自选的影视节目干预对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焦虑、疼痛、献血反应和对终产品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532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0名和对照组252名。观察组通过VOD点播系统观看自选的节目。对照组不观看影视节目。在献血过程中,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测试,同时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评估疼痛程度,测量疼痛值,记录献血者的反应情况,利用血细胞计数仪计算产品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分别为(33.75±7.59)分和(42.72±9.50)分;疼痛值(1.97±1.54)分和(2.30±0.67)分;献血反应:观察组轻度反应8名、中度或以上反应为0名;对照组轻度反应35名、中度反应3名、重度反应为0名;终产品血小板计数合格:观察组268袋,对照组209袋。两组4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VOD点播系统观看自选的节目可以明显减轻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捐血过程中的焦虑及疼痛反应,且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结果呈特异性凝集的阳性标本进一步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再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1 051例配血标本中,交叉配血阳性结果有27例,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检出抗-E 3例,抗-c 1例,抗-cE 1例,抗-M 1例,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其余21例为非特异性抗体或自身抗体。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是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最新方法,应该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4个月内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频率与献血员外周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选取69名24个月内捐献机采血小板量为6~28个治疗量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平均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计数≥2.5×1011个),采集献血员末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前的静脉血;选取71名未捐献过机采血小板的健康无偿献血员作为对照组,采集献血员全血样本.检测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比较两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结果,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PLT、MPV、PD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P-L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体检时要结合PLT、MPV、PDW、P-LCR等血液学参数,综合考虑献血者机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贮存温度波动与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交  夏传友  贾璋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24-1225,1227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波动与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情况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2008年共1842袋冰冻血小板在保存期间不同温度波动范围与融化后发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分别在-80-60℃和-80-50℃范围波动,冰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分别为6.39%和31.21%,保存温度在-80-70℃范围波动的对照组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为2.25%,前两种保存温度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存温度在-80-50℃范围波动,手采和单采两种冰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单采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发生率为72.97%,手采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为18.33%,二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1);保存温度在-80-60℃范围波动,单采与手采两种冰冻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结论当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分别在-80-60℃和-80-50℃波动时,融化复苏后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有较高的发生率,在-80-70℃范围波动时,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较低-80-70℃的温度范围可以作为目前采供血机构保存冰冻血小板选择温度条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酶免检测系统与手工酶免检测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自动化连体设备和常规单元分体设备的酶免检测的效果.方法4种样本组分别用TECANRSP200/8,BEHRINGIII自动连体设备(自动检测)和常规单元设备(手工检测)来进行HBsAg,抗-HCV,抗-HIV酶免检测,对试验的精密度加以分析.结果应用自动检测的试验结果与手工检测的试验结果相比,HBsAg,抗-HCV,抗-HIV3项孔间精密度和板间精密度均显著提高.结论ELISA自动化检测可提高血液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灸药并用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58例R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益气活血化湿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IL-6、IL-8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升高水平和24 h尿蛋白、IL-6、IL-8下降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清肌酐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灸药并用治疗RNS临床疗效确切,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纠正RNS的免疫失衡,可能是灸药治疗RN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自动微量板法在Rh抗原筛查中应用的科学性。方法以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全自动微量板法筛查Rh抗原的准确度和敏感性。结果微量板法筛查1976位献血者的Rh抗原一次性扫描判读准确率为99.87%,全自动微量板法测定IgM抗-D、抗-E、抗-C、抗-c、抗-e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分别为:64、64、32、32、32,手工试管法分别为:64、64、16、32、32。结论使用微量板法筛查Rh抗原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良好,试剂用量较少且快速、方便适合对献血者Rh抗原大批量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开展腹膜透析的结局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开展腹膜透析时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和结局信息,分析筛选出现终点事件即退出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筛选纳入研究对象113例,其中男性70例(61.95%),女性43例(38.05%),中位年龄60(54,68)岁,中位透析随访时长27(15,48)月。共47例(41.59%)发生了定义的终点事件,其中死亡17例(15.04%),转血液透析30例(26.55%)。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肥胖(HR=2.131,95%CI:1.123~4.045,P=0.021)是影响PD病人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113例患者中位腹膜透析时间为50(25,123)月;肥胖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2(20,71)月,相较于非肥胖病例的中位透析时间85(34,123)月显著减少(X2=5.750,P=0.016);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73(33,120)月,相较于非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1(20,5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34)。结论肥胖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膜透析的退出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地区HTLV-I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佛山市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HTLV-I)的感染状况。方法分别按地区及职业分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筛查2006~2007年佛山市地区的献血人群血清标本26608份。双孔试验确认阳性者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结果献血人群中HTLV-I抗体阳性率为0.03%,本地组未检出阳性,而外来组人群检出33例确认阳性,确证阳性为9例,占该组0.0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职业组和学生组未检出阳性,而不固定职业组人群检出确认阳性33例,确证阳性为9例,占该组0.05%,与其它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佛山市地区HTLV-I的流行水平很低。不同地区及职业分布可能是影响其流行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