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补肾化痰中成药灵术颗粒调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泡基底膜分子筛功能,调节两细胞间信息交换,促进卵泡发育的可能作用靶点,阐明其疗效的分子机制;为灵术颗粒治疗PCOS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Poresky方法制造PCOS大鼠,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分为灵术颗粒组、二甲双胍组、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连续灌胃14d。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后卵泡基底膜厚度及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数目及卵泡基底膜蛋白(Ⅳ型胶原、层连接蛋白及串珠养蛋白聚糖)表达含量。结果:4组大鼠治疗后卵泡基底膜厚度均数比较,空白对照组基底膜厚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而灵术颗粒组与二甲双胍组基底膜厚度接近正常对照组。4组间大鼠卵泡基底膜Ⅳ型胶原、连接蛋白及串珠养蛋白聚糖的表达有显著差异。Ⅳ型胶原的比较,空白对照组表达最多,灵术颗粒组次之,正常对照组再次之,二甲双胍组最少。而层连接蛋白和串珠养蛋白聚糖的比较,以空白对照组表达最多,灵术颗粒组与二甲双胍组效果无差别,正常对照组层连接蛋白表达最少。结论:补肾化痰中成药灵术颗粒和二甲双胍均可通过减少PCOS卵泡基底膜蛋白表达,改变卵泡基底膜厚度,改善卵泡基底膜分子筛功能,调节两细胞间信息交换,促进卵巢排卵;灵术颗粒和二甲双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纳入301例因腹腔镜手术住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EMS组患者与非EMS组患者月经、疼痛症状、孕产史、既往病史、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对EMS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EMS与非EMS患者在月经行经时间、月经量、月经周期、痛经、经期排便痛、不孕史、卵巢囊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初潮年龄、月经规律性、性交痛、平时盆腔痛、怀孕次数、生产次数、流产次数、异位妊娠次数、剧烈运动史、吸烟史以及饮酒史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量多、痛经、卵巢囊肿病史与EMS发病呈正相关,月经周期延长与EMS发病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EMS危险因素包括月经量多、痛经、卵巢囊肿病史、月经周期缩短,临床医疗工作者遇到以上症状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MS。  相似文献   
3.
<正>李春辉副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退休老中医,自幼随伯父李源傅(广西著名老中医)学习中医,1955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李老博览群书,采众之长,常怀"衷中参西"之念,喜好研究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糖尿病、久咳、哮喘、癫痫等,有较为独到的诊疗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