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良峰  沈印 《微创医学》2023,(5):602-607
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并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ECMO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仍较高,给患者预后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患者接受ECMO支持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机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ECMO支持治疗期间并发出血的认识,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胃肠道超声情况及与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01—2019-06期间我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均给予脓毒性休克集束治疗,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动态评估2组患者AGI情况及胃肠道超声变化,根据是否出现AGI分为AGI组及非AGI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血肌酐、腹腔内压及胃肠道B超等指标,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AGI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AGI发病率为64.52%;AGI组SOFA评分、腹腔内压(IAP)显著高于非AGI组患者(P0.05);平均动脉压(MAP)、胃动力指数(MI)、肠系膜上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Pd)显著低于非AGI组患者(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MI、IAP是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AGI发生率较高,床边超声有助于AGI诊疗,较高的复苏血压有助减少AG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9~2017-09入住该院重症医学科的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GI分级、肠鸣音分级、腹腔内压力、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3 d AG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28 d AGI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 d肠鸣音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28 d肠鸣音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腔内压力、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ICU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AGI患者早期使用多频振动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血糖波动对体内炎症指标及继发性肺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 2015年 10月至 2017年 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次诊断发病 ≤24 h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 47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病人进行 72 h的血糖监测,记录血糖波动指标包括初始血糖值(GluAdm)、血糖平均值(GluMean)、最低血糖值(GluMin)、最高血糖值(GluMax)、血糖标准差(GluSD)、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采用高分辨率胸部 CT明确病人肺炎情况,根据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 Spearman法分析血糖波动指标与病人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 logistic回归法分析病人出现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入院时性别、年龄、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激素使用例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非感染组病人 GluMean、GluSD、LAGE、GLI、MAGE水平明显低于感染组[(9.69±0.86)比(10.54±0.86)mmol/L,(1.92±0.77)比(2.52±0.55)mmol/L,(8.10±1.60)比(11.12±1.83)mmol/L,(33.34±9.20)比(54.28±6.25)mmol/L,(3.66±0.75)比(5.16±0.95)mmol/L]血清 RP、IL?6、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5.17±0.96)比(17.8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结合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在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均未达到ARDS的标准,根据患者的LIPS和治疗所需潮气量,将患者分为A组(小潮气量高危组)、B组(小潮气量低危组)、C组(常规潮气量高危组)、D组(常规潮气量低危组),比较机械通气治疗后4组患者的PaO2、PaCO2、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炎症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住院28 d内死亡率.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B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A组、C组、D组(P<0.05);B组肺顺应性、气道峰压优于A组、C组、D组(P<0.05);B组IL-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C组、D组(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C组、D组(P<0.05);B组ARDS发生率低于C组及D组(P<0.05).结论 采用LIPS筛选ARDS高危患者,并结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非ARDS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指标,同时可降低ARDS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急诊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地区5所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1 21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5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 06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急诊治疗时间、AMI的药物使用、再灌注治疗及治疗情况等。结果广西地区AMI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低,大多患者缺乏典型胸痛症状,自行来诊为最主要就诊方式,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多超过6h,多合并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异常;1 218例AMI患者中,溶栓/冠状脉介入(PCI)手术患者529例,占43.43%,药物保守治疗689例,占56.56%;急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达到98.97%;根据急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溶栓/PCI手术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及病死率高于溶栓/PCI手术组,临时起搏器安装比例低于溶栓/PCI手术组(P0.05)。AMI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264.14±128.82)min;急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平均为(36.74±27.52)min;不同就诊方式中,选择120救护车就诊方式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院前时间)最短(P0.05);在急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院内时间)上,120救护车就诊患者与外院转运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自行就诊患者(P0.05)。结论广西地区急诊科对AMI的救治方式和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