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对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患者采用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昆明 市盘龙区医院 2015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 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 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患者采用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内镜下止血进行 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在注射隆乳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乳晕切口将一新型超滑仿生微量透析管放置在乳腺残留组织下间隙,术后持续滴入透析液并间断引流出体外,24~72h后进一步清理创腔,放置假体并重塑乳房形态.分别对透析前、后的乳腺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本组共33例患者(65侧乳房),经6个月至5年随访,3例(3侧)乳房外或内下象限出现孤立的1cm左右的水凝胶结节,经小切口用针抽吸清除消失,余者乳房形态基本正常.透析前检测组织以坏死组织和炎性肉芽肿为主,并见较多蓝染异物,透析后此类蓝染物明显减少.结论 应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处理注射隆乳异物和坏死组织效果可靠,并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组织,为重塑乳房良好形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患者早期应用核黄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核黄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浊法分析两组血清中IgG、IgM和IgA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杲: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黄素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第4天和第8天CD3^+、CD4^+、CD8^+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血清IgG、IgM和IgA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外伤患者早期应用核黄素治疗可明显改善创伤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朱美抒  刘海燕  朱美慧 《西部医学》2015,27(1):32-33,3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citonin,PCT)动态检测对慢性溃疡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368例慢性溃疡患者,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PCT含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的阳性率为37.50%(138/368),PCT的阳性率为46.47%(171/368)。PCT诊断以0.5ng/ml为阳性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6%(334/368)和72.55%(267/36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82%(104/171)和82.74%(163/197);且血清中PCT含量较高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差(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溃疡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