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2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估手术优良率,采用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髋部恢复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4.96±37.71) min,术中出血量为(904.66±291.38) mL,住院时间为(18.85±4.26)d.患者术后1个月FR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P<0.05),术后6个月FR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2个月(P<0.05).患者复位优良率为90%,手术优良率为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后期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骨科进行诊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4±3.12)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8.34±4.55)d;观察组感染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同时能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DHS、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19例使用DHS固定,20例使用PFNA固定,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与DHS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时间、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胛骨喙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宁德市医院2012—2014年间收治5例喙突骨折,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5~66岁,平均48岁。Eyres分型,ⅠB型、ⅡA型、ⅢA型、ⅢB型、ⅣA型各1例。其中ⅡA型保守治疗,ⅠB型、ⅢA型、ⅢB型、ⅣA型手术治疗。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采用Herscovici功能评定标准,5例均为优,其中保守治疗患者过度外展、上举时偶有疼痛、不适感,其余患者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无移位,相对稳定的喙突骨折可悬吊固定,保守治疗。而移位明显的喙突骨折或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肩胛骨体骨折等,应积极内固定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共15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6.5cm×4.0cm,最大12.0cm×9.0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3例,未吻合静脉1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静脉的12例皮瓣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出现水疱3例,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吻合静脉的3例中均未出现肿胀。9例经3个月~1年随访,功能良好,感觉恢复,外形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可有效修复小腿、踝部、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吻合静脉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减轻皮瓣肿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耗时及PRWE评分。结果 A组在切口长度(1.47±0.46)cm、手术耗时(33.07±4.29)min及住院天数(5.68±1.49)d上优于B组(3.62±0.86)cm,(35.49±3.68)min,(8.5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5,2.266,7.282;P<0.05)。 A组和B组PRWE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A组PRWE评分分别为(28.50±6.55)分,(16.59±4.69)分低于B组评分(32.60±6.87)分,(23.09±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4.282;P<0.05)。结论单切口下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不仅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松解正中神经,而且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例Tile B型骨盆损伤选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实施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6.2个月,采用Tornetta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3例、可1例。所有患者满意度高,1例单侧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2个月恢复。内固定架于术后4~6个月取出,骨折无再移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早期活动方便,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的一个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腹壁切口哆开及腹壁缝合张力大时常选择减张缝合[1] ,切口哆开后用减张缝合术能治愈伤口.笔者认为,在四肢创伤中,当直接缝合创口困难或不适宜Ⅰ期缝合创口时,用减张缝合术应该能降低创口张力,并逐渐对合拧紧钢丝闭合创口,达到早期愈合目的.我们总结采用钢丝减张缝合4 例下肢创口的经验体会,经临床应用及对照观察,该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重建胸锁关节功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锁骨近端骨折及急性胸锁关节前脱位12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结果12例获随访6~18个月,疗效评定结果均为优,术后Roekwood评分为(14.00±0.50)分。结论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重建胸锁关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动态牢固固定。符合胸锁关节生物力学;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软组织剥离少,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