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痛风原本与季节没有太大关系,通常在秋冬季发病,是因为很多人管不住嘴。饮食无度,是导致痛风在秋冬季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术中骶前出血是最严重,最难处理的病发症,一旦发生,常常会危及生命,处理较困难,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85年~2005年8例直肠癌术中骶前出血,病例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局限类型,约1/10可发展为溃疡性结肠炎,尽早控制溃疡性直肠炎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报道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本研究应用HBO配合其它治疗措施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7月~2000年1月行乙状结肠扭转Ⅰ期切除吻合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9~71岁,大于45岁者23例(72.1%),发病至入院时间12小时至1周,平均3.7天。 1.2临床表现:本组均有腹痛腹胀,无大便及肛门排气,伴有恶心,呕吐者30例,发烧6例,肠型31例,腹膜刺激征12例,合并中毒性休克者6例,腹部穿刺抽出血性渗出液13例。 1.3治疗方法:本组积极进行术前准备,持续胃肠减压,迅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5.
我院曾治疗一例孤立性骨髓瘤,术后8年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8岁。在小腿上段有核桃大小的肿块1年,逐渐生长,局部疼痛,未经诊治。于1986年3月1日下午3点入我院治疗。查体:右胚骨前侧中上1/3处有5×3cm的肿块,局部无红肿,质硬,表面光滑,基底与骨质相连压痛,膝关节活动疼痛剧烈。实验室检查:HB9g/L,WBC4.4×10~3/ml,分类N75%,L25%,ESR128mm/h,X线摄片示右胫骨上端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210万,其中有150万老年人患各种慢性疾病,有8万余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而患程度不同的老年痴呆症的约6万,患重症病者则有1.5万余人,要求社会能够给予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系统的服务.种种迹象表明,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已严峻地摆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组织hTERT和c-myc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端粒酶与细胞恶变、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而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可能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目前研究发现c-myc的过度表达对激活hTERT基因可能起关键作用[3].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癌、癌旁组织、腺瘤性息肉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hTERT和c-myc的表达,探讨两者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性质、ER、PR、HER-2基因表达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明确各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决定地位,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2005.11-2007.10间152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74例(48.7%),筛选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年龄、肿瘤ER、PR、HER-2基因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不应以某一因素作为乳腺癌手术中放弃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包茎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我院1998年6月 ̄2005年6月采用分层法套袖状包皮环切术53例,包皮背侧切开并修整术33例,随访6个月 ̄7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真性包茎,其中53例环切患儿年龄5 ̄14岁;33例背侧切开患儿中,31例年龄为1 ̄4岁,2例13岁患儿为  相似文献   
10.
庞培林  陈彦国  朱敬峰  庄岩 《山东医药》2007,47(22):113-113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畸形,临床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为后尿道瓣膜症。1997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