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泌尿系结石疾病是一个跨越人群、文化、地区、种族的世界性难题,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原因较复杂,随着医学科研水平的发展,对泌尿系结石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但对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等扔未确切阐明。近年来在国外克罗恩病和泌尿系结石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外国学者就克罗恩病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做了较多的相关研究,国内相关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儿上尿路结石2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疆地区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收治的286例小儿上尿路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有明显的区域、族群分布和结石成分特征;均经影像学确诊;239例行开放手术取石治疗.结果:开放手术取石239例,一次取尽结石率89.0%,术后2~12年复发41(14.3%)例,术中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磁共振尿路成像对小儿尿路结石形态诊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开放手术适应证广、技术成熟,仍是目前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或/和电灼术,术后吉西他滨40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周,此后改为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4例患者随访9~48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31例,有效率为91.18%.结论:经尿道电切或/和电灼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教学中,对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转变以往带教模式,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带教老师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启发、互动的方式引导、帮助临床实习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改变以往经验式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模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GF-R(CerbB-1)和C-erbB-2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对29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EGF-R(C-erbB-1)和C-erbB-2表达的研究。结果:29例前列腺癌患者,EGF-R表达仅有5例阳性(17.2%,5/29),C-erbB-2阳性表达有13例(44.8%,13/29),阳性表达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时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GF-R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分级可能无关,而C-erbB-2表达与前列癌的临床分期和分级等因素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4例草酸钙肾结石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因其他非肾结石原因接受肾脏切除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2组患者进行FN抗体染色。结果病例组中8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只有2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2组F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6期)、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ScienceDirect、OVID及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对上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并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7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3项。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患者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14.78;95%CI 6.60~33.09)、二次手术率低(OR=0.13;95%CI 0.03~0.66)、术后住院时间长(OR=3.51;95%CI 2.05~4.98),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的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21.63;95%CI 3.92~119.30)、二次手术率低(OR=0.05;95%CI 0.01~0.25)、术后住院时间长(OR=2.85;95%CI 2.40~3.31),术后血尿更多见(OR=2.37;95%CI1.16~4.85),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较URL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泌尿系含钙结石与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modulator 1,ORAI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98例新疆地区汉族泌尿系草酸钙结石患者(病例组)和199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Sna Pshot方法对ORAI 1基因位点rs12313273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草酸钙结石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对血钙、24h尿钙水平的影响。结果 ORAI 1基因位点rs12313273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和对照组ORAI 1基因位点rs12313273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例/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112(28.3%)/116(29.1%),T=284(71.7%)/282(70.9%)。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血清钙、24 h尿钙排泄量无相关性。结论 ORAI 1基因位点rs12313273多态性与汉族含钙结石无相关性,可能不是新疆地区汉族含钙尿结石结石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氯芬酸钠栓和坦索罗辛及两药联用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效果。方法:将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B组给予坦索罗辛胶囊治疗;C组给予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结石排出及疼痛发作情况为主要的比较指标,以结石排出或治疗2周为观察终点。结果:A、B、C 3组结石排出例数分别为30例、32例、43例;A、B、C组用药后肾绞痛的发作例数分别为14例、17例、6例,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6例、8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和坦索罗辛两种药物联用时可以提高排石效果,缩短排石时间,减少肾绞痛发作,而且不良反应并没有明显增加,建议两种药物联用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