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素毒素、IL 6、IL 8水平与门脉高压的关系 ,揭示内毒素、IL 6、IL 8在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鲎试剂与合成基质 (鲎三肽 )的偶氮显色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浆内毒素、IL 6、IL 8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内毒素、IL 6、IL 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相关性分析二者间呈正相关 ;肝硬化组按Child pugh分级后 ,血浆内毒素、IL 6、IL 8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hild C级、B级、A级组。结论 :内毒素、L 6、IL 8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且参与了门脉高压的形成并维持其存在。  相似文献   
2.
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常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近年来虽然对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文献报道病死率仍达10%~30%;特别是起病后24~48 h内出现休克和/或MODS的SAP,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可达80%甚至更高,故又称为暴发性胰腺炎。因此在治疗SAP的过程中,如何防治MODS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作为一种成熟的血液净化方法,能清除大量的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已进入MODS的治疗领域,并取得良好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56例患儿中优4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骨延长4~9 cm,平均延长6.45 cm,骨愈合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2个月,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2~8年,平均5.66年,其中1例患者因延长不合理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障碍;1例膝关节活动功能僵硬;3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4例合并针道感染;1例出现骨折,所有随访的患者均束发生骨髓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结论 Ilizarov技术能纠正肢体不等长及肢体弯曲畸形,结合胫骨延长术是一种治疗双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胶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赣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号奇偶数分为常规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常规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研究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干细胞胶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创面大小。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7、14 d、治疗2个月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及VSS评分低于常规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大小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干细胞胶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上腹痛1d于2005-07-16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视力正常。体检: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1230U/L;尿淀粉酶24000U/L;血常规WBC18.0×109/L,中性粒细胞0.9,余正常;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203U/L、天冬氨酸转氨酶67U/L、γ-谷氨酰转移酶134U/L,余正常;血糖12.2mmol/L;血钙1.8mmol/L;肾功能正常。CT示胰腺体积增大,渗出明显,肾前筋膜增厚,少量腹水,胆囊内可见一直径0.6cm高密度影。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胆源性)。给予禁食,3代头孢及甲硝唑抗感染,洛塞克抑制胃酸,善宁抑制胰腺分泌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臂外支架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6例股骨骨不连采用残骨端病灶清除、髓腔再通、单臂外支架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根据改良的ASAMI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1例,良9例,可5例,差1例;骨生长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其中1例患儿术后6个月后断骨端无明显骨痂形成,经过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及外支架调整后,30个月后到达骨性愈合;1例患儿骨愈合拆除外支架后自行行走致同侧股骨再次发生骨折,予以手术外支架固定和自体骨髓移植,36个月后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臂外支架治疗儿童股骨骨不连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利于创面处理和修复、患儿易耐受、固定牢固等优点,可有效促进膝、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自体骨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减少自身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单臂外支架联合自体骨植骨是治疗儿童股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8月至2007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高容量血滤组和时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炎症介质(TNF-a、IL-1)、抗炎介质(IL-10)浓度.结果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氧合指数(Pa02/Fi02)均有明显提高,血浆'I.NF-oc、II广l、IL-10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平衡患者内环境,是SAP治疗的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高容量短时血液滤过(EHS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犬血浆中TNF-α、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A组用单纯呼吸机治疗 假治疗(血液在滤器内循环,不接置换液,不超滤);B组用机械通气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超滤液.监测造模前、造模后及治疗2、4、6 h血浆TNF-α、IL-6、IL-10水平,观察胰腺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B组4、6 h血浆TNF-α、IL-6较低(P<0.01),而IL-10水平于B组4 h出现一波峰(P<0.05);两组胰腺病理学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ESHVVH可有效降低SAP犬血浆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6的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从而纠正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失衡.有望成为临床早期治疗及预防SAP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骨不连是骨折愈合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令骨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难题。在美国,每年约有500万例骨折病例,其中有5%~10%并发骨不连~([1])。骨不连尚缺乏统一的定义。1988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骨不连定义为骨折至少已过9个月,且已经连续3个月无任何愈合迹象者~([2]);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骨折经过治疗后至少6个月没有愈合,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已有3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对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0日至2023年8月2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治疗的77例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1例, 女性36例, 年龄2~91(46.40±27.03)岁, 其中上消化道异物75例(97.4%), 下消化道异物2例(2.6%)。结果 77例患者中, 上消化道异物以梗阻在食管上段为主[58.4%(45/77)], 异物种类以鱼(骨)刺[32.4%(25/77)]和其他动物骨为主[20.8%(16/77)], 异物形状以尖锐异物为主[51.9%(40/77)]。内镜下消化道异物一次性成功取出率100%(77/77), 内镜下异物取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4/77)。其中, 轻微并发症占81.8%(36/44)、消化道穿孔占9.1%(4/44)、创面破损伴感染占6.8%(3/44)、活动性出血占2.3%(1/44)。结论内镜治疗是消化道异物治疗的首选方法, 尽早取出异物, 可减少异物相关并发症, 且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