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ox-Lp(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筛选与0,1-转位酶2(TET2) mRNA 3’-UTR靶向结合的候选miRNA,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其结合的靶向性;以0 mg/L、25 mg/L、50 mg/L、100 mg/L及200 mg/L的ox-Lp(a)与HUVEC-12内皮细胞孵育24 h,或用100 mg/L ox-Lp(a)与HUVEC-12内皮细胞孵育0 h、6 h、12 h、24 h及48 h,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ET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hsa-miR-125a-5p表达水平,以5hmc水平分析TET2活性的变化,Transwell检测ox-Lp(a)对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表明TET2为hsa-miR-125a-5p的靶基因,且hsa-miR-125a-5p与TET2 mRNA的3’-UTR结合的自由能值低(-30.1 kcal/mol)。ox-Lp(a)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TET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以100 mg/L ox-Lp(a)作用HUVEC-12内皮细胞 24 h的效果最佳;100 mg/L ox-Lp(a)作用HUVEC-12内皮细胞 24 h后,TET2活性显著下降,且显著上调hsa-miR-125a-5p的表达。anti-hsa-miR-125a-5p能逆转ox-Lp(a)对HUVEC-12内皮细胞 TET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和活性下降。ox-Lp(a)显著增加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但可被anti-hsa-miR-125a-5p部分逆转。 结论 ox-Lp(a)通过上调hsa-miR-125a-5p并与TET2 mRNA 3’-UTR靶向性结合,抑制TET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及活性,从而增加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因素。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生物学过程。正常水平的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自噬缺陷或自噬过度则会加速斑块的破裂,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研究表明,microRNA通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自噬的调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文章主要就microRNA调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发现母体表达基因3(MEG3)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Apo(a)]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MEG3与miR-125a-5p的靶向性结合。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高表达Apo(a)的HepG2细胞和低表达Apo(a)的SMMC7721细胞中MEG3的表达情况;向HepG2细胞转染MEG3,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Apo(a)、TET2表达情况;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TET2的表达。结果 (1)MEG3与hsa-miR-125a-5p能互补性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结果证实了MEG3与hsa-miR-125a-5p结合的存在。(2)miR芯片结果表明,在HepG2细胞中,hsa-miR-125a-5p表达水平升高,是对照组的近1.5倍,MEG3在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前者MEG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后者。(3)MEG3抑制Apo(a)表达。(4)MEG3下调miR-125a-5p的表达,上调TET2的表达; miR-125a-5p的mimics可逆转MEG3对Apo(a)的下调作用及TET2的表达,但可被miR-125a-5p的抑制剂逆转; TET2沉默可逆转MEG3对Apo(a)的下调作用。结论 MEG3通过miR-125a-5p/TET2途径下调HepG2细胞Apo(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代谢性炎症是一种由营养物质和能量过剩引发的慢性低度炎症,会导致相关代谢紊乱如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发展。线粒体作为“能量工厂”,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代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营养和能量过剩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高水平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动力学障碍及线粒体DNA损伤,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炎症过程。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机制,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和抗氧化防御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等代谢性炎症之间的联系及其潜在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机制。方法在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基础上,以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g/L)FGF21处理泡沫细胞24 h,以200μg/L FGF21处理泡沫细胞不同时间(0、6、12、24、48 h),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检测LC3,MDC染色分析自噬小体,HPLC、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液体闪烁计数分析胆固醇流出。结果 200、400μg/L的FGF21,以及200μg/L的FGF21作用24 h和48 h,泡沫细胞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其胆固醇流出显著增强。机制研究发现,FGF21可诱导泡沫细胞自噬体形成,且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LC3-Ⅰ)至微管相关蛋白Ⅱ轻链3(LC3-Ⅱ)转化率显著增加,但自噬相关基因5(ATG5)siRNA或3-甲基腺嘌呤(3-MA)或巴弗洛霉素A1(BafA1)干预自噬后,FGF21对TC、FC和CE的降低作用减弱,同时胆固醇流出减少,泡沫细胞脂质蓄积加重。结论 FGF21通过上调自噬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