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脊柱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4只清洁型wista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沿C1-C7棘突做正中切口,剥离椎旁肌,切除C1-C7的棘上、棘间韧带及两侧关节突关节后外1/2,诱发加速脊柱退变;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缝合。分别于第9周、18周、36周对两组动物施行过度麻醉处死,完整取下包含上下椎体的椎间盘。对颈椎标本行矢状位切片,分离软骨终板和椎间盘。颈椎间盘按Thompson椎间盘退变病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评定;将软骨终板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Tunnel染色后,计数椎间盘软骨终板凋亡数量,评估软骨终板消失状况。结果:两组软骨终板细胞凋亡随时间进展而加速。与对照组相比,18周实验组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在9周和27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脊柱退变模型显著增加了软骨终板细胞凋亡数量,加速了脊柱退变;随年龄增加,软骨终板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软骨终板破坏程度增加,颈椎间盘退变过程加速;年龄是颈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软骨终板细胞凋亡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加骨胶粘连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碎骨块手法拼接复位用医用骨胶粘连固定,再用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全部骨折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关节面不平滑问题,无创伤性髌股骨关节炎发生,膝关节活动好,优良率为96.4%.结论:可吸收线缝合内固定加骨胶粘连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骨折复位固定可靠,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和开放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2016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共12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椎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天、两天及三天切口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优于开放减压手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且VAS评分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术在治疗老年脊柱结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老年脊柱结核病病例,其中采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手术6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重建手术55例。2组患者之间比较 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出血量、矫正率、丢失角度、矫正角度治愈率、不良反应、VAS 疼痛指数。结果:2组患者术后畸形矫正角度、矫正率、丢失角度,术前、术后及术后3个月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不良反应、VAS疼痛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术治疗老年脊柱结核的优势在于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病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