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8年11月~1999年5月收治3例斜坡齿突型颅底畸形患者,经采用经口咽入路切除齿状突减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  经口作咽后壁正中直切口,切开粘膜层咽横肌、咽峡筋膜,显露环椎前结节、枢椎椎体上半部及斜坡下部。磨去环椎前结节及前弓,显露齿状突,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磨去齿状突,使后纵韧带及硬脑膜变软回弹,以达到前路减压治疗的目的。2 结果  本组3例患者术后呼吸平稳,肢体末梢麻木感及肌力比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1年,患者均能参加一般轻体力劳动。3 讨论  此入路具有损伤小,直接显…  相似文献   
2.
非重要功能区脑切除术治疗脑梗死所致脑疝6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 6例采用经额入路前额前区 (Brodmann 8~1 1区 )内脑切除术 ,同时还纳骨瓣。结果 6例全部存活 ,随访 3~6个月 ,患肢肌力Ⅱ~Ⅲ级 2例 ,Ⅳ~Ⅴ级 4例 ,不全运动性失语 1例 ,无 1例发生癫痫。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行积极手术治疗。非重要功能区脑切除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 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其中 5 6例以疏血通注射液 6 ml加入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 30 0 m l中静滴 ,每日 1次 ,15日为 1个疗程。另外5 3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m l加入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 30 0 ml中静滴 ,每日 1次 ,15日为 1个疗程。结果 :疏血通组临床总有效率 91.1%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4 .3% ,对照组分别为 6 7.9%和 4 3.4 %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回顾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32例因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所致急性颞叶钩回疝的复位过程 ,报告结果 ,探讨规律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颅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所致急性颞叶钩回疝经充分开窗减压 ,彻底清除病灶后散大的同侧瞳孔仍不恢复的患者。瞳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一种既能抑制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又能杀灭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因子,为临床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培养传代大鼠C6胶质瘤细胞株以每孔1×10~4个细胞铺96孔培养板,分组加入AG3340[金属蛋白酶(MMPs)非肽类抑制剂,终浓度分别为O ng/ml、50 ng/ml、100ng/ml、150ng/ml],培养48 h后,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DMSO(二甲亚砜)150μl,振荡后用酶标仪570nm 测定吸光度值(A值).结果 (1)随着加入AG3340浓度增加,部分大鼠C6胶质瘤细胞便会出现变圆、离壁、浮起直至死亡的现象.(2)对照组OD(取相同倍数视野中心)值:0.1645±0.015;低浓度组OD值:0.1443±0.011;中浓度组OD值:0.1358±0.011;高浓度组OD值:0.1213±0.014.总体及各实验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F=46.67,P<0.01;各组间P<0.05).结论 AG3340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一定相关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松解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然而 ,仍有部分患者疼痛不能完全缓解、疼痛复发 ,其结果不完全令人满意[1,2 ] 。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不单是努力熟练显微外科技术 ,全面正确理解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至关重要。我们自 1994年 2月到 2 0 0 1年 8月行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时 ,观察到三叉神经根周围蛛网膜有增厚、粘连变化 ,采用了蛛网膜松解治疗三叉神经痛 32例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 8岁 ,平均 5 1.8岁。病史最长 18年 ,最短 6个月 ,平均 4 .8年。疼痛位于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弥漫性轴索损伤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2003年10月~ 2012年12月间的37 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给予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脱水、止血、亚低温、控制癫痫、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16例,轻残10例,中残6例,重残或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 小儿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易发生弥漫性轴索损伤,一般病情凶险,易引起生命体征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癫痫发作等,但小儿神经系统修复能力较强,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的止血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均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和术后新的出血量。结果术后24—48h复查头CT,观察新鲜出血量,其中应用明胶海绵组术后渗血量〉10ml者占38.1%(16/42),而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组术后渗血量≥10ml者占15.6%(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5,P〈0.05)。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明显强于明胶海绵。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是一种值得在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进一步推广的国产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计算机三维塑形在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三维塑形技术进行个体化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颅骨缺损病人,术前利用CT进行头颅扫描取得颅骨缺损部位二维数据,根据二维数据利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重建制作个体化钛网。术中将钛网根据解剖结构固定于缺损部位。结果68例患者中,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皮下穿刺抽液后消失),所有病例修补后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原始状态。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