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次发病并在72 h之内入院的伴有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进行TOAST分型并测定其血浆Hcy、hs-CRP,分析二者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02例,TOAST分型中小动脉性卒中(SAO)最多(40%),其次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患者(34.3%),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最少(3.0%);血浆Hcy水平在LAA型中最高(P〈0.05);hs-CRP水平在LAA及SAO型中最高(P〈0.05)。对于2型糖尿病缺血性卒中的患者,Hcy(OR=1.472,95%CI:1.225-2.629)、hs-CRP(OR=1.841,95%CI:1.143-2.966)是LAA型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OR=2.990,95%CI:1.175-7.639)是SAO型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以LAA及SAO为主,检测血Hcy、hs-CRP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分型。  相似文献   
2.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抬头趋势,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并危害性大,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同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每天2次,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膀胱冲洗并配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有效、安全,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变化的特点,评价对缺血性与出血性脑中风鉴别诊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公司LBY-N6C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对260例缺血性与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与低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与低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与高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中风患者(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作为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指标,对缺血性与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近年来,国内出现一系列医疗卫生行列的恶性事件,这些恶性事件的频繁出现说明医患冲突仍在加剧。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的,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复杂,医患纠纷不断增多,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宜以救命恩人自居,应加强医患沟通,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6.
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是外科临床实习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其他临床科室的实习经验,但由于骨科临床实习教学内容多、专业性强、操作复杂、工作繁重等诸多方面因素,实习生普遍在学习时存在理解困难、容易遗忘、惧怕操作等情况[1].本文旨在通过10年来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提升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随机给予基础治疗或基础治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及丁苯酞软胶囊口服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后分别应用ASL脑灌注成像检查监测脑血流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77%,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37%;(2)治疗组患者病变区域治疗后CBF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相应病变区域治疗前CBF均无明显变化;(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非低灌注区域CBF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缺血区脑血流量;丁苯酞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ASL可作为判断脑缺血低灌注患者恢复情况的指标,并可以用于观察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校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医学留学生教育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成为评价大学办学水平重要指标之一.留学生全英语教学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模式,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标志,在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1].与此同时,我们在留学生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困境,我校教育工作者也在潜心研究困境.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它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游离脂肪酸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在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FFA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从而筛选出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101例于发病4.5小时内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分析其数据资料,以静脉溶栓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减少≥4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有效,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视为加重,比较显效组和加重组患者的性别、定位、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溶栓前后影像学、个人史、家族史、既往是否有脑梗死病史、发病前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否存在脑动脉狭窄及其他相关病史。结果静脉溶栓早期有效率为31.68%,显效者32例;加重者11例。结论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病史、房颤与早期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