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本文对38例不同临床诊断的四组受检者龈下菌丛的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表明,病变部位龈下螺旋体及能动菌数高于健康牙周。健康牙周龈下螺旋体为3.4%。健康与病变处各类菌分布的变异较大,提示单独作为牙周健康与否的诊断指标不准确。相关分析表明螺旋体数与临床指数值间呈正相关,球菌与BI、PD间呈负相关;袋深相同而病变性质不同的龈下螺旋体分布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经过大量研究,目前公认菌斑是引起大多数牙周疾病的病原。1976年Loesehe提出特异性菌斑学说后,菌斑微生物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随着许多现代技术的应用,对菌斑微生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一些传统方法,在牙周疾病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17人共48个牙位作了龈沟液量、龈沟液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龈沟白细胞数测定。结果表明,牙周炎、牙龈炎部位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部位水平,三指标间有显著相关,提示龈沟MPO可能是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