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曹云星  左中夫  王立军 《医学综述》2006,12(15):908-910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核转录调节蛋白,参与多种炎性介质的转录和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机体创伤后的反应密切相关,其在损伤后的时序性表达可望在法医病理学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建立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体系。方法:实验于2006-04/2006-09在辽宁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完成。解剖细胞培养室为无菌百级培养间。正常健康产妇顺产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带由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方法:①体外分离和培养贴壁细胞: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健康产妇分娩或剖宫产脐带,将其用预热PBS充分洗涤去血渍后,从脐静脉一端插入留置针,用预热PBS冲净静脉腔血后,用止血钳夹闭另一端,注入经预热至37℃的Ⅰ型胶原酶,置于37℃水浴箱中消化,30min后放出胶原酶,并用PBS冲洗血管腔,收集消化液和冲洗液,400r/min离心10min,吸弃上清液,重悬于M199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2mmol/L谷氨z酰胺,2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以5×108L-1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全量换液,以后每3d全量换液。待细胞80%融合时,0.25%胰酶消化,按1×108L-1传代培养。②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取传代培养细胞,按2×107L-1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每天取3孔,将细胞消化计数,连测8d,绘制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③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在24孔塑料培养板内放置无菌的盖玻片,每孔中种植108L-1第2代细胞悬液1mL。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接种的细胞48h后细胞完全贴壁生长,其镜下形态有呈椭圆形、多角形的内皮细胞以及呈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有的形成漩涡状生长的集落。②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分析:传代培养的潜伏期约为24~36h,细胞倍增时间约为30~36h,对数增殖期约为二三天,对数增殖期后第5天进入平台期。③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特性: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166、cd44阳性,而vWF阴性,说明分离获得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人脐静脉黏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用于模拟法医棍棒打击致颅脑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在BIM-II型生物撞击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铁质棍棒,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轻伤组与重伤组,致伤后6h进行解剖,观察损伤形态,并取材做常规病理,行CT及脑组织含水量检查。结果致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6h内轻伤组死亡率1/10,重伤组6/10,形态学及CT改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损伤。各组之间脑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控制实验参数的情况下,该动物模型重复性好,实验结果稳定,能够较好地模拟法医检案中铁棒损伤形态,可用于法医学中颅脑钝性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掌骨长,建立适合藏族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身高回归方程.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随机抽取拉萨地区年龄18~20岁青年1345例(男性666例,女性679例),拍摄左手X线片并测量身高,同时X线测量各掌骨长.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身高回归方程.结果:男性不同年龄组各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在3.142~4.576之间.女性的回归标准误在3.059~4.077之间.结论:各掌骨在不同年龄的增长幅度不同,建议使用贡献较大掌骨推断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身高.  相似文献   
5.
正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测定中心静脉压,了解心功能,指导输液速度,以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大量快速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化疗、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管甚至长期经静脉治疗而外周血管状况不好等情况。常用的穿刺位置有经锁骨中点、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中外1/3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量各掌骨皮质厚度,探讨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的骨发育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拉萨地区7~20岁儿童青少年1361例(男性674例,女性687例),拍摄左手X线片,测量各掌骨宽和髓腔宽,计算皮质厚度和骨皮质指数,用SPSS软件包统计学分析.结果:掌骨宽、髓腔宽、骨皮质厚度随年龄逐渐增大,15岁以后各掌骨宽和髓腔宽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与其他掌骨比较,骨皮质厚度以第2掌骨最具代表性,处于领先地位.骨皮质指数拉萨藏族男性11岁以前大于哈尔滨市和黑龙江农村同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青春期以前也大于上述两地区,17~18岁低于上述两地区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骨宽、髓腔宽、骨皮质厚度随年龄递增,15岁以后各掌骨宽和髓腔宽存在性别差异;第2掌骨骨皮质厚度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鼠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NF-κB(nuclear factor-κB)在创缘的表达规律,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探索新指标及选择阳性对照.方法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60例不同损伤时间(0.5 h~16 d)大鼠皮肤切创NF-κB表达进行检验.结果 在创缘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NF-κB阳性细胞的表达在切创后0.5h就开始升高,1~2 d达高峰,以后表达量开始下降,16d时降到最低值;死后造创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F-κB在切创后创缘的表达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一种判断皮肤切创经历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患者病情复杂, 主要表现为sTBI可显著增高COVID-19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概率;COVID-19也可增加sTBI的手术风险和术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点, 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带来困难。截至目前, 可供医务人员参考的有关sTBI合并COVID-19的临床研究和诊疗规范甚少。为规范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国际疫情大流行3年来sTBI和COVID-19的国内外文献, 制订《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人患者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从急诊处理、急诊手术和病房综合管理等方面提出15条推荐建议, 为sTBI合并COVID-19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