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维东  王展平  金峰 《医药导报》2007,26(5):517-517
目的 观察三磷酸胞苷(CTP)联合银杏黄酮苷、氟桂利嗪等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共81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8例(共42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CTP 4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 银杏黄酮苷70 mg静脉滴注;并给予氟桂利嗪5 mg,口服,均每天一次。 对照组38例(共39耳)给予10%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 + 三磷腺苷(ATP) 100 mg + 细胞色素C 15 mg + 辅酶A100 U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10 mg (5 d后减为5 mg)肌内注射,qd。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经纯音测听检查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黄酮苷联合CTP、氟桂利嗪治疗突发性聋效果理想 ,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目前常用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式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该方法由于较多地切除鼻中隔的支架,易出现鼻背畸形、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本科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8例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观察组和32例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是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减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与微波联合治疗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以“鼻塞,睡眠打鼾”为主诉,年龄4 ~14岁的腺样体肥大但无听力下降表现的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3例29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B组24例30耳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第2、6周随访复查鼓膜像、纯音测听和声阻抗检查.结果 A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89.66%(26/29)和96.55% (28/29);B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66.67%(20/30)和96.67%(29/30).结论 对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比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近期治愈率高,而远期预后效果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但听力下降不明显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仅行规范的腺样体切除,同样可以获得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及鼻咽部脊索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9岁,因双侧鼻塞半年于2008年5月入院.患者鼻塞呈持续性,渐进性加重,伴嗅觉减退,偶有头痛,无脓涕及涕中带血.专科检查:鼻中隔后部双侧对称性隆起,肿物约1.8 cm×2.0 cm大小,表面黏膜光滑,无破溃.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目前常用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式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该方法由于较多地切除鼻中隔的支架,易出现鼻背畸形、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本科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气管切开术的应用范围已有很大发展,从单纯的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手术,发展成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本科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气管切开术337例,现就诊治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耳鼻喉科医师需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 isease,GERD)越来越受临床重视,由于其常表现为咽喉部、呼吸道症状,极易误诊误治。本文报告2003年6月~2006年8月我院耳鼻喉科发现并诊治的78例GERD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18~71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1年。1·2临床表现本组表现为下咽及胸部烧灼感26例,咽部异物感20例,声嘶12例,咳嗽11例,咽喉痛7例,窒息感2例;27例伴嗳气、反酸。查体:声门后部和杓状软骨间充血、肿胀、肥厚46例,多伴咽后壁黏膜增厚及淋巴滤泡增生;声带单侧或双侧慢性充血或伴增厚2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与微波联合治疗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以"鼻塞,睡眠打鼾"为主诉,年龄4~14岁的腺样体肥大但无听力下降表现的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3例29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B组24例30耳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第2、6周随访复查鼓膜像、纯音测听和声阻抗检查。结果 A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89.66%(26/29)和96.55%(28/29);B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66.67%(20/30)和96.67%(29/30)。结论对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比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近期治愈率高,而远期预后效果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但听力下降不明显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仅行规范的腺样体切除,同样可以获得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发现左耳道内肿块3年,耳闷,听力差,无耳痛、耳溢,无耳鸣.1年前于当地医院行激光治疗烧灼肿块,听力稍改善,近日耳聋加重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