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因不同国家、不同省市和地区而有所差异[1],为了解东营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2002年11月-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23例患者所做的20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L水平情况,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6例,HBsAg阳性患者26例,各项指标正常体检者24例。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血清中的sFas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和正常体检者(P<0.05),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明显区别(P>0.05)。sFasL,PBC明显高于HBsAg 阳性患者(P<0.05)但与狼疮患者和正常体检者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sFas要比sFasL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营地区转氨酶异常患者9类与肝炎有关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ELISA方法检测2649例病人血清有关病毒的抗原或抗体。结果1105例患者阳性,总阳性率41.71%。其中,HBV26.95%,HCMV7.40%,HAV2.45%,HCV2.15%,HEV1.36%,HGV0.49%,EBV0.45%,TTV0.45%,HDV0.00%.108例HCMV与其它病毒合并感染,占HCMV阳性的55.10%,占总数的4.08%(108/2649)。结论HCMV已是引起肝脏转氨酶异常的重要嗜肝病毒。  相似文献   
4.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是基于双抗体夹心法的化学发光检验技术,通过在固相基质上包被12种肿瘤标志物抗体,来捕捉被检血清中对应的肿瘤标志物,然后再结合标有第2抗体,催化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用专用的芯片阅读仪读取光信号,从而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种依据,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8岁。2004年6月因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疼痛、肝区疼痛,出现轻微黄疸来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体温37℃,神志清,精神差,面色黄。无遗传家族史,以往无肝病史。经查体:心肺正常,淋巴结、肝、脾肿大不明显,无腹水。  相似文献   
6.
17335例乙肝PreS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在乙肝早期诊断和预后以及病毒复制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酶免法,用瑞士产酶免工作站MRp150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reS1Ag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PreS1Ag与病毒复制指标HBeAg密切相关,但两者用来判断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复制的应用价值并不相完全等同,Pres1Ag比HBeAg更敏感,代表的范围更广。结论Pres1的测定有助于临床对急慢性肝炎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中的sFas和sFasL含量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的sFas含量明显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HBsAg阳性)和正常体检者(P<0.05),但与系统性红斑狼地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的sFasL含量明显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HBsAg阳性)(P<0.05),但与和正常体检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s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sFas要比sFasL相对敏感,该病与sFas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该病进展与治疗效果的判断指标.sFas与sFasL在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处动态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哮喘、肺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喘支60例、哮喘40例、肺炎20例年龄1-4岁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液标本进行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检测。结果:小儿肺炎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RBC-C3b受体花环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RBC-IC花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支急性期RBC-C3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BC-IC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哮喘急性期RBC-C3b、RBC-IC较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试验对小儿喘支、哮喘、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为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