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深入研究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实施本科生客观实践技能综合考核措施;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逐步完善医科本科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强化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和造就实用型、创新型和高素质医学综合能力人才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自2009年以来,通过重组和综合八个基础学科中有关运动、感官及神经系统的课程,进行运动、感官及神经系统基础整合模块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医学基础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训了注重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师资力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加强多学科实验内容融合,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坚持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与科研训练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仅是资源共享的载体,而且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实体。  相似文献   
4.
器官系统课程改革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是器官系统课程改革中的一门关键课程。本文就该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余上斌  杨莹  柯丹  冯秀玲  晏汉姣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3):19-20,25,88,91
目的:比较几种血管活性药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模型组(B组),生理盐水处理组(C组),多巴胺处理组(D组),去甲肾上腺素处理组(E组),山莨菪碱处理组(F组)。实验采用动脉放血至动脉血压为60mmHg左右,同时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状态改变来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各组行相应药物处理后,分别测量动脉血压和检测肠系膜微循环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大鼠动脉血压、肠系膜微血管出/入口管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血液流态由线流改变为粒流。与B组比较,几种血管活性药物(D、E、F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动脉血压均有显著升高作用,依次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山莨菪碱(P<0.05或P<0.01),多巴胺对微血管出/入口管径恢复明显(P<0.01),山莨菪碱和多巴胺对肠系膜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山莨菪碱还能使肠系膜血流流态恢复为线流。结论:实验性治疗失血性休克需适度补充血容量,同时选用山莨菪碱改善肠系膜微循环,有利于休克复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包括基础医学设置医学概论(一)、系统和贯通3个模块。其中医学概论(一)是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3个模块之首,整合了9门基础医学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培训、操作性实验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医学中心,美国的医学教育也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Utah大学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例,分析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在学科设置、课程计划模式、教学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发现,两者在临床医学课程的设置上基本相同,均采用整合课程模块和PBL教学,但Utah大学医学院基础课程的科目较少,较多使用网络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