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早期脑组织GR及其mRNA表达变化的时相特点.评价脑外伤治疗过程中应用GC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Feeney'S脑损伤模型,致伤方式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外伤后早期不同时段GR及其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外伤后GR及其mRNA在脑组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外伤后早期脑组织GR呈低表达,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在脑外伤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1.9%。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CT及MRI等临床检测手段的不断普及,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文利用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收治31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资料,根据年龄、性别、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颅脑损伤类型,有无脑疝发生等因素,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探讨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及机制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现对本院2004~2006年158例颅脑外伤患者从年龄、性别、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颅脑损伤类型,有无脑疝发生等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措施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0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OS量表评分优良率达84.2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均有明显效果,但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均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64例患者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6.25%;ADL分级法评定其患者预后,优秀率为73.4%。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血肿量、血肿位置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减压充分、出血量少、创伤轻微的优点,早期手术、血肿量小、血肿位置为内囊前肢型及外囊型者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将11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疗法,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完成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FMA及ADL评分改善情况,并首次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脑组织损伤改善情况,最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FMA及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针刺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磁共振波谱分析显示针刺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神经元细胞受损程度,显著缓解了酸中毒状态。针刺组总有效率达91.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借助磁共振波谱分析手段,证实了针刺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优势,奠定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72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良好率约为56.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2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临床疗效和术后颅内压下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时国兵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75-76,7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12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SLTC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脑组织氧摄取率、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结果治疗前两组ICP、CCP、脑组织氧摄取率、VA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本组上个时点ICP、C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 d ICP降低、CCP增高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VADL均明显减低(均P〈0.05),但治疗后6 d时观察组VADL降低程度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脑组织摄取氧的能力及代谢功能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前角软通道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前角软通道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侧侧脑室前角软通道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3、4脑室通畅时间和拔出引流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的效果良好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前角软通道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