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志荣  施明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669-2671
目的探讨冷却塔气溶胶中军团菌分离过程中的杂菌控制方法。方法冷却塔运行不同时间采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收集不同容积气溶胶样品,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酸处理、热处理及稀释处理等方法控制杂菌。结果冷却塔运行初期,杂菌可控率在80%以上,空气采集容积在800 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为85.0%;在冷却塔运行﹥120 d时间段,稀释处理的杂菌可控率81.8%,空气采集容积在1 500 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100%;样品留置﹥15 d后,在冷却塔运行的各个时间段,用各种处理方法的杂菌可控率均为0。结论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处理,并且随着冷却塔运行时间的延长,除常规酸、热处理外,应增加稀释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多重耐药菌检出及分布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MDROs)检测资料。  结果  2016—2018年间分别检出MDROs 314株、420株、359株,MDROs分离率为28.31%、35.35%、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7年及2018年分离出的病原菌中,MDROs所占比例均超过30.00%。2016—2018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3.90%、67.54%、40.98%(P < 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20.51%、19.09%、38.53%(P < 0.0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8.42%、46.15%、45.24%(P < 0.05),呈逐年下降趋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0.00%、5.26%、9.84%(P < 0.05),呈逐年上升趋势。MDROs检出构成比最多的科室为内科,其次为ICU。其中,泌尿外科MDROs检出构成比分别为9.24%、9.76%、6.41%(P < 0.05)。脑外科MDROs检出构成比分别为1.59%、1.46%、5.57%(P < 0.05)。MDROs检出最多的标本类型依次为痰液、尿液及其他。  结论  MDROs检出率呈总体上升,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正逐年增加。应加强对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单剂地塞米松对血糖及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S组给予生理盐水2ml。测定用药前和用药后5、10、15、20min和60min血糖;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第1天CD1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第1天CD14/HLA-DR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麻诱导前单剂地塞米松10mg不影响手术患者单核细胞功能和用药后60min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水及气溶胶军团菌污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于2008、2009年的5-9月采集马鞍山市16户宾馆、商场、公共浴室冷却塔水样70份,冷却塔气溶胶样品110份,分别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和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PCR检测.分析冷却塔水军团菌检出与气溶胶军团菌检出之间的关系,筛选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56%);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体温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指标PCT、IL-6及CRP和肺功能FEV1、FVC以及PEF之间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指标明显更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更高,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头晕、胃肠道不适、皮疹以及身体疲劳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促进肺功能恢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氨试剂法、散射比浊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3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ADA、CRP和CEA.结果:以胸腔积液ADA≥40 IU/L、CRP≥10 mg/L 和CEA<15 μg/L等单项指标为判断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6% ; 以ADA<40 IU/L、CRP<10 mg/L和CEA≥15 μg/L等单项指标为判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为94.9%,特异性为96.7%.结论:联合检测ADA、CRP和CEA为提高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性和同源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治疗和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得到的260株CRKP菌(其中马鞍山某医院156株,苏州某医院104株),并对CRKP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PCR扩增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60株CRKP菌株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率100%。马鞍山某医院的CRKP菌株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共5种耐药基因,blaKPC-2型、blaNDM-1型、blaSHV型、blaTEM型和blaCTX-M-1型的携带率分别为84.62%、3.21%、70.51%、71.79%和80.77%。苏州某医院的CRKP菌株共携带blaKPC-2型、blaNDM-1型、blaSHV型、blaTEM型和blaCTX-M-9型共5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4.04%、23.08%、80.77%、76.92%和27.88%。PFGE分型结果显示2家医院CRKP菌株均以A型和C型为主,但亚型和数量有差异。MLST分型分出ST11、ST76、ST16、ST437、ST379、ST751、ST395和ST307共8种序列型,马鞍山某医院主要为ST11型,占83.97%,而苏州某医院以ST11型(65.38%)和ST76型(27.88%)为主。结论 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菌株存在一定差别,但均以携带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的ST11型为主,针对性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清洁和院感监测,有利于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中氨基酸的变化,了解氨基酸代谢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和雄性自发性Goto-kakizaki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作为实验组;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钠混悬液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作为2个实验组的对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清中14种氨基酸水平.结果: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2个实验组糖尿病组大鼠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共同升高(P<0.05~P<0.01),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的水平共同降低(P<0.05~P<0.01).结论:2组糖尿病模型动物体内支链氨基酸水平呈升高的趋势,而碱性氨基酸水平下降.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等的变化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施明美  郭普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542-1544
  目的  对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常见细菌耐药态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血流感染提供参考与支撑。  方法  将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纳入研究,将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剔除,将已确认的污染菌剔除,依据统一方案分离血流感染病原菌,对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与药敏分析。  结果  经统计,收集非重复性病原菌合计708份,其中包含革兰阳性菌326株,占比为46.05%,革兰阴性菌373株,占比为52.68%,真菌9株,占比为1.27%。前5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100%敏感,对红霉素耐药率>7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02%和30.15%,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0%~50%,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 < 30%,所有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 < 5%。  结论  血培养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谱广,耐药差异显著,临床医生应及早形成血培养检测意识,加强对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对患者施以“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耐药态势变化,亟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