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1.
目的 对棕榈子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乙醇回流提取棕榈子,然后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并以MTT为指导,对活性部位利用大孔树脂做进一步跟踪分析;最后,通过经典显色法,对活性组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MTT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为(24.01±2.56)μg·mL-1;然而,大孔树脂分离富集并没有明显增强抗肿瘤活性;通过经典显色法,初步确定活性组分为鞣质.结论 棕榈子正丁醇层是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鞣质极可能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施宁川  姚立 《海峡药学》2010,22(5):41-44
Fas及其配体FasL是近年来研究得最为深入的有关细胞凋亡的膜表面分子,而中药因其作用广,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而成为目前药物研究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现选择中药对Fas/FasL细胞凋亡系统作用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因此为中药影响细胞凋亡机制作为疗效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摘 要 目的:研究槲皮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糖尿病大鼠模型(GK),将其分为槲皮苷组、格列齐特组、二甲双胍组、空白组、正常组(Wistar大鼠)。分别给与药物干预,空白组与正常组给与生理盐水。2周后,观察GK体质量、进食量、空腹血糖、糖耐量、空腹C肽等指标,观察槲皮苷对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槲皮苷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呈进行性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组进食量不断减少(P<0.05),且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槲皮苷组大鼠给药2周后空腹血糖较前改善明显(P<0.05),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但空腹血糖改善作用弱于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组(P<0.05)。槲皮苷组大鼠给药后糖耐量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给药2周后,槲皮苷组大鼠C肽水平较前有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槲皮苷组大鼠C肽水平低于格列齐特组(P<0.05),而与二甲双胍组基本相当(P>0.05)。结论:槲皮苷能显著降低GK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升高空腹C肽水平。揭示槲皮苷对于糖尿病大鼠存在降血糖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其对血糖、血脂的综合改善情况。方法: 将105例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对照组2(34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1给予饮食运动控制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3组均连续治疗12周,评价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值(HOMA IR)以及TC、TG、HDL C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治疗后,3组各项血糖和血脂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P<0.05),观察组HDL 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2(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罗布考作为抗氧化机制的降脂药联合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既能改善血脂又有非常好的降血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初步探讨槲皮苷衍生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的合成及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以槲皮苷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缓慢滴加氯乙酸甲酯,在3′、4′、5、7位引入醚键,预得到目标产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化合物结构经LC-MS、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薄膜分散法将产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制成纳米乳,通过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其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体外代谢试验证明该产物大部分被代谢为末端游离羧基的去甲基产物,极性明显增大。心电图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产物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论: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制成纳米乳腹腔注射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型姜黄素纳米粒制备、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高载药量姜黄素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稳定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用油酸(OA)对姜黄素(Cur)进行化学修饰。采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酸酯(mPEG-PLGA)载Cur-OA2纳米粒(mPEG-PLGA-Cur-OA2,PPCO)。并以纳米粒载药量(drug loading,DL)、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N)为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正交确定工艺制备3批载药纳米粒,应用动态光散射粒度仪和透射电镜测定载药纳米粒的zeta电位、粒径与形态。采用体外37℃水浴降解特性来评价其稳定性。最后利用MTT法对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正交实验,包封率影响因素为:有机相与水相的量(B)>超声时间(C)>药物与材料比(A)。载药量影响因素为:有机相与水相的量(B)>药物与材料比(A)>超声时间(C)。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出的方法制备纳米粒,其载药量达(24.870±0.029)%,包封率为(81.250±0.101)%,zeta电位-23.9±1.6mV,平均粒径235.0±25.8nm,粒度分布均匀,呈单峰分布。载药纳米粒在37℃,前4h降解了20%,而其后的70h里,只降解了5%左右,相比姜黄素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对HepG2细胞仍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经48h处理后,其IC50为40.61μmol/L,但相比姜黄素15.76μmol/L有所下降,表现为减毒效应。结论 PPCO纳米粒呈均匀球形、载药量高,稳定性好,并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泽泻、格列齐特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K)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将GK随机分为空白组、格列齐特组、泽泻组,以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30天后(泽泻300mg/100g体重,格列齐特6mg/100g体重),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的自由基。结果:与Wistar正常组比较,空白组(7.929±1.328 vs 3.410±0.901,P<0.01)及泽泻组(5.090±0.203 vs3.410±0.901,P<0.05)的ESR信号显著增强,格列齐特组无明显变化(4.758±0.072 vs 3.410±0.901,P>0.05);与GK空白组比较,泽泻组(5.090±0.203vs7.929±1.328,P<0.01)及格列齐特组(4.758±0.072 vs7.929±1.328,P<0.01)的ESR信号均显著降低。结论:与Wistar相比,GK自由基明显增多,提示糖尿病大鼠存在自由基损伤。泽泻和格列齐特均能显著降低GK的自由基,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无化疗禁忌证。卡氏评分(Karnofsky,KPS)≥60分,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华蟾素胶囊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FOLFOX 6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1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例;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白细胞降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可以增强化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