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应用植物血凝素(PHA)为刺激原的氚化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TdR·LCT)检测90例各型肝炎、13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以及41名正常人的细胞免疫状况,并与形态学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CT)、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RFC)相比较.结果提示,细胞免疫状态与病情预后关系密切.机体受肝炎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受明显抑制,若能迅速恢复,则病程终止;若抑制非常严重,终将促使患者死亡;若受持续抑制或原来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较差,长期未能恢复正常者,则导致慢性化.在各型肝炎及携带者中,LCT均值无明显差异;E·RFC的结果虽与~3H—TdR·LCT相近,但灵敏性不及后者.本文并讨论了细胞免疫增强剂的可能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我县属低疟地区,又由于多年来开展灭疟工作,因此典型的疟疾在临床上已不多见,这就带来了及时诊治疟疾的困难。我院去年收治的2例疟疾,均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致从发病到确诊均达40天  相似文献   
3.
4.
华蟾素联合某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泽立  施向程 《肝脏》1999,4(3):188-189
  相似文献   
5.
八角莲治疗乙型脑炎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尚无特效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亦不满意。七十年代在学习中医中药的过程中,按照中医的理论,乙脑属温病,“暑温”、“暑风“、“暑痉”、“暑厥”范畴,治则以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化湿开窍为原则。八角莲有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变为慢性活动型,而慢性活动性肝炎又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各国学者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的治疗作了很多研究。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对慢活肝定义的看法达到基本一致。慢活肝可分为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即HBsAg阴性的慢活肝)及与乙型肝炎病毒有关的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即HBsAg阳性的慢活肝)。到目前为止,慢活肝的治疗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课题,尚无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对急性乙型肝炎(AH)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AH患者随机分为2组,华蟾素联合甘利欣组:华蟾素2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甘利欣100mg、每日一次,疗程4周;对照组:单用甘利欣,剂量、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时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华蟾素联合甘利欣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ALT复常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HBeAg、HBV DNA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甘利欣对AH具有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护肝降酶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蟾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华蟾素或甘利欣单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报道。为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我们应用华蟾素和甘利欣联合治疗,观察其对肝功能和乙型肝炎标志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照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学术会议(1995年5月北京)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选择1996年1~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HBsAg、HBVDNA皆阳性,HBeAg阳性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40例正常临产孕妇,3例乙型肝炎孕妇及2例婴儿暴发型肝炎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正常孕妇HBsAg阳性率为5.9%;23例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8.7%;随访了15对母婴,有4对见母婴垂直传播,其中有一对为一个母亲先后生育2个婴儿均患暴发型肝炎死亡,该母作2例计,共为16例母亲,5个婴儿受HBV感染,垂直传播者达31.3%,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BV是否发生垂直传播与母血的eAg及Dane颗粒的存在密切相关,而与母乳喂养关系不大。作者对垂直传播率、影响垂直传播的因素、垂直传播的结果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机体干扰素系统的激活是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抗病毒机制并无活性,但当某种病毒冲破机体第一道防御系统并显示它在通常不能发现的部位存在时,这种防御机制可能由隐袭状态进至激活状态。某些细胞因而被激惹,产生一种或多种分子的各种干扰素,后者反过来推动其他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从而限制病毒感染的扩散。以往曾有学者报告,病毒性肝炎时的干扰素系统与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