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HPCE法拆分伯胺类药物对映异构体。方法 缓冲液 2 0mmol/LTris 0 .1%H3 PO4(v/v)(pH 2 .0 6 ) +18 冠 6 四甲酸 (18C6H4) ;检测波长 2 10nm。结果  8种伯胺类药物得以拆分。结论 缓冲液中添加手性冠醚的HPCE法能较好地拆分伯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右前外胸部小切口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27例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采用右前外胸部小切口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42岁,皮肤切口全长,儿童为8-10cm,成人10-15cm,第四肋间入胸,在全麻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房缺3例,原发孔房缺(P-ASD)1例,室缺(VSD)16例,室缺伴右室流出道狭窄(VSD+RVOT)1例,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外科收治的8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0岁以上的老年结肠癌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做临床分析。结果8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根治性切术68例(78.2%),非根治性切术19例(21.8%)(姑息性切除术10例,造瘘术5例,单纯剖腹探查术4例)。两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1.5%,44.1%,38.2%和15.8%,5.3%,5.3%,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70岁和≥70岁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癌,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积极处理,多能耐受手术,而恰当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以及谷氨酰胺二肽(力太)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太组,力太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给予力太,按体重0.5mg/kg静脉输入。检测围术期患者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病例体外循环(CPB)开始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力太组在CPB开始后的各时相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患者的肠粘膜屏障有损害,外源性丙氨酸-谷氨酰胺二肽(力太)对患者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2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到2003年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21例,其中隔膜型狭窄12例,管型狭窄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12例,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9例,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1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并发症,15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心脏杂音均较术前明显减弱.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明显临床症状,均正常学习、工作.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疏通满意,无瓣下狭窄复发.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治疗.掌握该病的病理解剖,手术操作仔细,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来修复腹壁缺损的方法有了改进与创新,生物材料的应用使腹壁缺损的修复效果有所改观,明显降低了各种腹壁疝的复发和巨大缺损修复后腹壁疝的发生.目的:评价不同腹壁缺损修补材料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修补后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 "腹壁缺损,修补,聚丙烯补片,硅胶膜,黏膜,移植,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abnormal wall defect; repair; polypropylene patch,silica gel,mucous membrane,transplant,compatibility"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5-01/ 2010-10相关文章.纳入与创伤性腹壁修复材料学相关及不同修补材料在腹壁缺损中应用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目前临床上用于修复腹壁缺损的材料比较多,曾经尝试过多种腹壁修复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类:生物性材料包括自体组织(如阔筋膜、肌皮瓣、自体真皮等)、同种异体组织(如羊膜、硬脑膜等)、异种异体组织(如猪心包膜、膈肌、牛腹膜等).非生物性材料包括金属网织物(如银、铂合金、不锈钢等)、高分子化合物(如Malex,Teflon,Dacron等).膨体聚四氟乙烯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腹壁修补材料,但其抗感染能力较差,一旦感染往往需要移去补片.因此寻找优良的生物、植物材料或自体、异体复合材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运用双靶点单通道穿刺角度深度计算法优化立体定向手术路径的经验.方法 41例颅内不同部位与性质的病变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分别在病灶内、脑沟或非功能区皮质确定目标靶点与定角靶点,使两点连线所确定的手术路径符合"最近""最安全""最关键"三原则.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得准确定位与引导.术后无手术所致的新发神经阳性体征或症状,其中位于中央区的11例,术后症状消失8例,好转3例.结论 该计算法优化手术路径,有助于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探索立体定向手术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9.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本身没有血流动力学障碍,从而亦没有手术必要,如合并其它畸形时只需矫正相应的合并畸形.由于心房-心室关系不一致,心内畸形的解剖关系与平常所见亦不同,这在手术方面有其特殊性.2000年3月~2003年4月,笔者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下手术治疗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5例,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病人应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游离颅骨骨瓣于术中在无菌条件下封存入两层无菌塑料袋中,术后转入-80℃深低温冰箱保存;修补颅骨缺损时,从深低温冰箱中取出,以碘伏浸泡消毒30分钟,用颅骨锁或钛板连接片固定颅骨。结果经深低温保存颅骨骨瓣未缩小。16例自体颅骨移植病例切口均呈甲类愈合,外形美观,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术后头部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骨缝对合严密,ECT99mTc-MDP静态显像移植骨区放射性核素浓聚。结论自体深低温保存颅骨能有效修复去骨瓣减压术后的颅骨缺损;移植骨瓣可以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