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术安栓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工流产仍然是避孕失败后的主要补救措施。在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中,受术者多在非麻醉镇痛下施术,极易使妇女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近年来各种方法的人流术中止痛法开始应用于临床,由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海南华埔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宫术安栓则是一种专用于非麻醉宫腔手术的镇镇痛。为探讨宫术安栓在人流术中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对比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方瑞娟  杨芳 《临床荟萃》2011,26(3):239-240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尿酸升高与高血压相关联,本研究对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安博诺)的轻、中度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代谢的影响以及未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于我院门诊行LEEP治疗并有妊娠意愿的患者11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成功妊娠患者一般情况、病理结果、手术至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分析术后至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87例LEEP术后成功妊娠,其中早期流产9例(10.3%)、晚期流产9例(10.3%)、早产19例(21.8%)、足月产50例(57.6%)。不同妊娠结局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LEEP手术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5)。早期流产患者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明显低于足月产患者(P=0.004)。LEEP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影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P0.01),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最佳切割值是13.5。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和≥13.5月患者比较,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较13.5月妊娠后流产发生率低。结论:LEEP术后初次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早期流产发生率增加,把握好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高危妊娠药物流产现状,及产后避孕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妇产医院150例住院行药物流产+B超下清宫术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米非司酮配合卡前列甲酯流产成功率为98.0%,流产中平均出血量为(36.5±10.3)ml,平均住院时间为(4.3±1.2)d,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不同剖宫产次数患者文化程度及避孕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剖宫产次数患者本次妊娠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次剖宫产术后患者发生再次妊娠时间明显短于≥2次剖宫产术后患者。不同剖宫产次数患者再次妊娠流产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剖宫产次数患者再次妊娠流产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流产中出血量明显增加。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卡前列甲酯结合B超下清宫术是终止剖宫产术后高危妊娠的有效方法;呼吁医疗机构大力宣传剖宫产术后避孕知识,落实科学有效的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6.
方瑞娟  张莹 《北京中医药》2012,31(6):448-449
目的观察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益母草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相同的服药方法和剂量进行药物流产,治疗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当日同时服用葆宫止血颗粒及益母草颗粒。结果 2组流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益母草颗粒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B型超声(B超)在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诊治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3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6例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B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其中31例患者行腹腔镜及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胚物切除术及吸宫术,术中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50(35,70)min,术中出血量15~100 mL,平均50(21,58)mL;5例患者因吸宫及宫腔镜手术后仍有大部分妊娠组织无法清除行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取胚术或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1±21)min,术中出血40~200 mL,平均(94±56)mL。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宫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瑞娟  于松 《北京医学》2005,27(9):524-524
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取环术4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孕16~24w(胎儿畸形)引产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上B超提示胎儿畸形自愿要求终止16~24w妊娠的健康妇女22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14例,对照组114例。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50mg,以后每12h给药一次,共200mg,最后一次给药后立即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穿刺术,注入依沙吖啶100 mg。对照组直接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穿刺术,注入依沙吖啶100 mg。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子宫腔内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分别为22.8±4.9h和23.2±5.1h;产程为4.3±1.7h和13.8±4.5h;平均胎盘娩出时间为3.1±1.9min和10.3±5.2min;产后出血量为48±21ml和112±19ml;产后刮宫率实验组24例,对照组98例,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平均产后出血时间及流产后首次月经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自羊膜腔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联合用药明显缩短产程及胎盘娩出时间,且明显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及流产后刮宫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中期引产方法,引产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杜梅  方瑞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22-3322
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多属于微创手术,常见的术式有人工流产、清宫术、节育器放置和取出术以及诊断性刮宫术等,虽然手术偏小,但患者同样经历着跟住院患者一样的麻醉、手术的过程,同样有着焦虑、紧张、疼痛,甚至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