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鼻腔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手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微波与鼻内窥镜联合应用治疗鼻腔血管瘤 46例 ,并与 2 2例常规手术进行对比。结果 微波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鼻腔填塞率均少于常规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0 .0 5 )。结论 微波与鼻内窥镜联合应用治疗鼻腔血管瘤 ,效果满意 ,优于常规手术。手术术野清晰 ,操作简便 ,可减少鼻出血 ,避免鼻腔填塞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53例因腺样体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在鼻内窥镜下用电动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53例患儿48例治愈,好转3例,总有效率96.23%。结论鼻内窥镜下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立止血减少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立止血减少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是内窥镜界窦手术中最常遇到的麻烦,由于出血可致视野不清,甚至出血过多使手术中断或改变术式。因此术中出血为鼻内窥镜手术中最关注的问题。作者自1996年2月至1997年12月在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时,术前使用立止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Ilff床资料立止血组80例,男50例,女30例,男女之比为1.7:1,平均年龄41岁(18~66岁人单侧鼻窦手术38例,其中筛窦、上颌窦26例,上颌窦7例,筛窦5例。双侧鼻窦手术42例,其中筛窦、上颌窦23例,上颌窦10例,筛窦7例,额窦2例。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44岁(I7~…  相似文献   
5.
笔者 1996年 2月~ 1998年 2月对 32例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用静脉注射立止血 ,疗效明显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中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6~ 4 8岁 ,平均2 8岁。其中儿童 12例 ,采用扁桃体挤切术 ,成人 2 0例 ,行扁桃体剥离术 ,均为术后 2 4小时内创面出血。2 方法与结果成人用立止血 (深圳健安医药公司代理瑞士素高大药厂产 ) 1KU加入 5%葡萄糖盐水 2 0 0 m L静脉滴注。儿童用量酌减。疗效判定 :以用药后短时间内出血逐渐停止为显效 ,共 2 0例 ( 62 .5% ) ;以用药后出血现象明显好 ,并趋向停止为有效 ,共 8例 ( 2 5.0 % ) ;以用…  相似文献   
6.
胡煜  马俊  方国军  杨明峰 《安徽医药》2009,13(7):783-78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不同类型额窦病变,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术后按鼻内镜额窦手术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6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症状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6年不等,未见复发。结论对于复杂额窦病变,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疗效满意,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1岁。因右耳流脓、头痛、视物双影,高热12d伴口角歪斜8d,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于1989年7月30日转入我院。体检:痛苦病容,T39.5℃,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发育营养正常,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固定于前平视位,视乳头无明显水肿,左眼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时漏气,口角歪向左侧,右额纹消失。右耳廓无畸形,乳突区轻度肿胀,触痛明显,外耳道见大量白色脓液,有臭味,擦净后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大穿孔,残余鼓膜充血,左耳正常。X线:乳突伦氏位及斯氏位片示,双侧气化型乳突,右侧气…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利用逐渐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进行特异性免疫性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 成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然而, 对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主要依据主观症状和药物评分, 缺乏客观指标证据。本文就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主、客观疗效评估方法做一综述, 以期为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国军 《淮海医药》2002,20(5):369-370
目的 讨论分析临床罕见的喉神经鞘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 ,2例中男女各 1例。分别发生于杓会厌襞和喉室 ,平均病程 4.5年。结果  2例患者全部行喉裂开术 ,术中见肿瘤有完整的包膜 ,摘除的肿瘤最大 3.5 cm× 3cm× 2 .8cm,最小的为 3cm× 3cm× 2 cm。随访 3~ 5年无复发。结论 喉神经鞘瘤罕见。可发于各年龄组 ,但成人发病率高 ,女性多于男性。大多认为来源于喉上神经内支或喉上神经支。确诊依据于病理。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而喉裂开术可清楚显示肿瘤 ,沿包膜分离 ,不易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10.
1990~1995年,安徽省六安地区人民医院收治原因不明的瘢痕性气管狭窄10例,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22~52岁。入院前均已行气管切开术;其中,第2次手术者6例,第3次手术者3例,第4次手术者1例。病理均提示:增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