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下区(SVZ)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增殖细胞类型分析. 方法制作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MCAO)、PBS对照组(MCAO PBS)和治疗组(MCAO BMSCs),每组动物再分为脑缺血后7d和14d亚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PBS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PBS,治疗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BMSCs.用Zausinger六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注射5-溴脱氧鸟嘧啶核苷(BrdU)标记SVZ的新增殖细胞,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新增殖细胞的类型. 结果在脑缺血后7d和14d,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缺血后14d,治疗组的大鼠患侧SVZ的BrdU阳性细胞较其余两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显示,新增殖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提示新增殖细胞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混合体. 结论 BMSCs可以改善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VZ的神经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巢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将每组动物随机均分为脑缺血后7d和14d亚组。PBS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d注射PBS,治疗组在脑缺血后第1日移植BMSCs。Zausinger六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的巢蛋白表达。结果:在脑缺血后第7日和第14日两个时相点,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高,与PBS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颗粒细胞层和海马锥体细胞层均有巢蛋白表达,在脑缺血后第14日,治疗组的大鼠患侧海马的巢蛋白阳性细胞较对照组表达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促进海马内神经干细胞或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可能为其修复缺血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ARR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表达水平;通过肿瘤微阵列数据库(Oncomine)及Project Betastasis平台分析ARRB1 mRN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及瘤旁脑组织中ARRB1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 Meier分析ARRB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人脑组织和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相比,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多个神经胶质瘤基因芯片中ARRB1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ARRB1在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母细胞瘤中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瘤旁脑组织相比神经胶质瘤中ARRB1表达降低,而且Ⅲ-Ⅳ期较Ⅰ-Ⅱ期神经胶质瘤降低更加明显。此外,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RB1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胶质瘤ARRB1水平下调,可作为反映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的指标;另外,ARRB1可作为判断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GSH铁硫结构域2 (CISD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ISD2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ISD2的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MTT评估CISD2对结直肠癌细胞5-FU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CT116和HCT8人结直肠癌细胞自噬蛋白ATG5、Beclin 1和LC3-Ⅱ/Ⅰ,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q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CISD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01),且与患者肿瘤M分期相关(P <0.05)。MTT结果显示,与单纯5-FU处理组比较,过表达CISD2联合5-FU处理组细胞活力下降更显著(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单纯5-FU处理组比较,过表达CISD2联合5-FU处理组细胞中ATG5、Beclin 1和LC3-Ⅱ/Ⅰ蛋白水平降低,而活化的caspase-3和p-...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验于2006-02/07在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将72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Logna等改良法复制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动物清醒2h后进行功能评价,动物神经功能达到2级的纳入实验。假手术组除不进行大脑中动脉线栓外,其余同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于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神经生长因子1000μg/kg,1次/d。于缺血后1,3,7,14d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的影响。结果:7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模型组大脑皮质均可见巢蛋白阳性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与模型组相比,除缺血后1d外,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其他时间点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两组缺血后各时间点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3.47±0.51),(5.13±1.14),(13.95±3.56),(8.97±2.08)个;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3.81±0.66),(9.88±2.08),(19.87±3.86),(26.17±2.90)个,假手术组:0,P<0.05,P<0.01]。②模型组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3d时缺血皮质巢蛋白阳性突起主要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存,14d时巢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共存明显增多。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后巢蛋白的阳性细胞的数目,并促进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6.
医学具有文化的属性,应当作为一种文化看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文化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应当随之改变:创建新的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合理设置人文课程,重视医学的文化特点和属性,使其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辽宁汉族指长及指长比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辽宁汉族指长比的特点。 方法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整群选取20~22岁健康辽宁汉族728人(男270,女458),排除手指有畸形、损伤和有内分泌及代谢病者,其母孕期间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直接测量法测量其指长, 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辽宁汉族指长均呈现:3D>4D>2D>5D,女性2D>男性(P<0.001)、男性4D>女性(P<0.001);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3D:5D>4D:5D>2D:5D>3D:4D>2D:4D>2D:3D趋势;辽宁汉族指长比存在性别、侧别差异,以2D:4D较为明显;辽宁汉族指长比大于宁夏汉族、回族指长比,与其他国家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结论 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性别、侧别差异性,其中以2D:4D最为显著;指长比可能还存在民族、地区及人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医学文化与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具有文化的属性,应当作为一种文化看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文化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应当随之改变:创建新的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合理设置人文课程,重视医学的文化特点和属性,使其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丁咯地尔5、10、20mg/kg组,每组6只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于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脑组织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丁咯地尔5、10及20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3±0·41、1·67±0·82、1·50±0·55,与单纯缺血组的3·00±0·6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内皮素含量分别为(169±39)、(155±42)、(144±27)pg/ml,与单纯缺血组的(217±51)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CGRP含量分别为(150±44)、(170±44)、(173±54)pg/ml,与单纯缺血组的(96±40)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且呈量效关系。结论丁咯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所造成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中异常升高的内皮素、增加脑组织中CGR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RRB1-EGFP,在细胞中表达与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RT-PCR获得编码人ARRB1的全基因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RRB1-EGFP,并转化于E.coli DH5 α中筛选阳性重组子,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测定正确后,转染人HEK29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特异性,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比较融合蛋白与内源性ARRB1在SNB19细胞的定位.结果 成功构建了ARRB1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免疫荧光提示融合蛋白与内源性ARRB1定位相似.结论 ARRB1-EGFP融合蛋白可以安全、高效地转导入HEK293以及SNB19细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