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应用PDCA循环~([1]),减少防范与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12月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不良,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事件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检查、反馈、整改与落实。结果通过应甩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障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3.
4.
敬文波  肖兰  汪湍  刘艳 《放射学实践》2021,36(7):879-884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及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致密乳腺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致密型乳腺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86例纳入研究者DBT及3.0T MRI图像的影像学特征,对比分析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486例致密型乳腺中,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90.7%、89.1%、94.0%、82.1%。MRI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87.4%、93.0%、92.7%、93.5%。DBT、MRI的AUC值分别为0.894、0.919。MRI对致密乳腺的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D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者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在各年龄层的诊断敏感度均较DBT高,但差异主要体现在41~50岁年龄区间,MRI较DBT敏感度提升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灶≤2cm的乳腺癌病灶诊断中,MRI较DBT敏感度提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BT在致密性乳腺中有着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符合率,正逐步成为临床可疑阳性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总体诊断效能与MRI相当,但差异主要体现在病灶≤2cm或者41~50岁年龄组的致密乳腺中,建议该部分致密乳腺的高风险妇女,在DBT检查阴性时仍行MRI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