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彭艳琼  谢楠  敬敏  王代梅  吴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255-4260
背景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已成为医院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绩效指标定义、指标测算和标准化血糖基准报告,影响了医院血糖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基于信息化血糖监测系统(IGMS)构建血糖基准报告,一为同行建立标准化血糖报告提供方法学指导,二为同行提供血糖基准参考。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安装了IGMS(该系统能自动上传血糖数据和按需求查阅血糖数据)的非重症监护病区(10个内科和7个外科)的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患者(无糖尿病病史但随机末梢血糖超过11.1 mmol/L),排除住院第1天的血糖数据。采用群体(population)、患者(patient)和患者日(patient-day)三种模型报告理想血糖、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报告增加患者低血糖发生天数比、发生频次比和管理及时性比,采用四分位数分析不同病区的血糖数据,并与美国、澳大利亚、重庆和广东医疗机构的血糖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模型平均血糖、理想血糖、平均高血糖和任意高血糖(>10.0 mmol/L、≥15.0 mmol/L、≥16.7 mmol/L)、任意低血糖(≤3.9 mmol/L、<3.0 mmol/L、<2.8 mmol/L、<2.2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个病区任意低血糖≤3.9 mmol/L发生>3次者312例(3.9%),发生>3 d者202例(2.5%),复测血糖时间≤15 min者446例(5.6%),>30 min者2 187例(27.5%)。患者日任意高血糖≥15.0 mmol/L、任意低血糖≤3.9 mmol/L、理想血糖下四分位数分别为38.6%、5.5%和38.0%,上四分位数分别为21.5%、2.1%和58.1%。17个病区与美国、澳大利亚、重庆医疗机构的平均高血糖和任意高血糖(>10.0 mmol/L、≥15.0 mmol/L、≥16.7 mmol/L)、任意低血糖(≤3.9 mmol/L、<3.0 mmol/L、<2.8 mmol/L、<2.2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分泌病区和广东省某内分泌病区血糖、理想血糖、任意高血糖≥16.7 mmol/L、任意低血糖≤3.9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MS允许医疗机构建立全方位、标准化血糖报告。因目的不同,其选择模型也不同。群体模型更适用药物管理和风险管理人员,患者模型更适用个体化护理评估,患者日模型适用于某单元或单位进行质量改进方向和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经内镜治疗的48例及内科保守治疗的37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镜治疗对ABP的临床疗效和对ABP重症化的影响。结果内镜治疗ABP可明显缩短患者病程,加速患者恢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并能减少ABP的重症化转化。结论内镜治疗ABP可加速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抑制ABP重症化转换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AB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NA-146a在鼻咽炎症和癌症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miRNA-146a在13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和16例鼻咽癌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比较miR-NA-146a表达在鼻咽炎症与癌症组织中以及鼻咽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组间差异。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NA-146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P<0.01);miRNA-146a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iRNA-146a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鼻咽癌组织中miRNA-146a呈高表达,可能促进鼻咽癌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该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6例GIST肝转移病例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6例GIST肝转移病例中,3例原发灶来自胃,2例原发灶来自小肠,1例来自大网膜。肿瘤直径3.5~15 cm,组织学分型: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免疫组化:肿瘤弥漫性表达CD117(83.3%﹚、DOG-1(83.3%﹚、CD34(66.7%﹚。肝脏肿瘤复发时间与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有一定相关性,肝转移灶核分裂像相对于原发灶有所改变。结论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原发灶相似,诊断主要依据CD117,DOG1弥漫阳性表达,目前手术完整切除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诊断溃疡型胃癌、胃溃疡恶变都是依据龛影的特点,既龛影本身的大小以及龛影的形态、边缘、周围粘膜的改变。我们查阅了我院近三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溃疡性胃癌、胃溃疡恶变的资料片,有55例60—76岁的老年性溃疡型胃癌,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发现老年性恶性龛影的X线表现跟低年龄的恶龛X线表现有些不同点,提出来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p53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7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EGFR和p53的表达。分析EGFR和p5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GFR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和71.8%,EGFR和P53双阳率为32.1%;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二者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上相关(P〉0.05);EGFR和P53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 EGFR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GFR和P53可作为临床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可以为临床提供针对EGFR和突变型p53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们设计了一个针线板,临床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脑水肿概念及分类脑水肿的概念是脑体积的增加,而脑血管床是保持水份在脑内使脑体积增加的主因。Zulch等将脑水肿分为两种,一种是“脑肿胀”,即细胞内水份潴留,也称“干脑”;另一种是“脑水肿”,即细胞外水份增加,也称“湿脑”。Klatzo按脑水肿的发病机理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两类。以后Klatzo、Suzu-ki、Orzi等人均认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及细胞毒性脑水肿两种病理变化可同时存在于人脑中。前者伴有血脑屏障(BBB)的局部破坏导致血浆蛋白渗入细胞外间隙;后者无BBB的损害,而是由于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内钠迅速堆积,为了保持渗透压平衡血浆流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水肿。目前将脑水肿大致分为4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miR-141-3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构建大鼠PCOS模型,提取两组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两组大鼠颗粒细胞中miR-141-3p表达水平.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prostate)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运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5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排列成筛孔状或实性巢状,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大并呈卵圆形,大小一致,胞质少,可见核分裂像。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中34βE12、P63、CK14呈阳性表达,PSA、P504S蛋白常呈阴性表达。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为一种不同于前列腺腺癌的罕见肿瘤,免疫组化对于鉴别前列腺基底细胞癌和其他肿瘤有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有争议,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通过完整切除并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